前三季度,汕尾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今年各項經濟發展目標,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實現總體經濟較上半年穩中有升。初步核算並經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590.03億元,同比增長5.7%,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農業生産總體穩定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63.82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1.07億元,增長4.1%。主要農産品産量增長穩定。前三季度,全市蔬菜産量99.52萬噸,增長5.7%;水果産量27.83萬噸,增長4.1%;肉類總産量9.64萬噸,增長5.5%;水産品産量41.37萬噸,增長2.5%;生豬出欄量76.09萬頭,增長5.3%;家禽出欄量2488.64萬只,增長4.8%。
(二)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明顯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86.03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59.10億元,增長2.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則分別增長8.5%、5.6%、7.5%和8.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滑,下降1.0%。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快于輕工業,分別增長7.9%和0.8%。分主要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迅速,分別增長10.3%、9.3%和7.2%,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3.7%,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0.4%,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下降6.4%。現代産業快速增長。先進制造業增加值54.75億元,增長14.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43.22億元,增長10.9%,增幅分別比上半年提高5.9個和1.2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390.01億元,增長5.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9.7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36.89億元,增長116.3%。從投資産業看,工業投資規模擴大,增速逐月加快,徹底扭轉上半年下滑局面。第一産業投資14.61億元,下降28.4%;第二産業投資127.49億元,增長32.3%;其中工業投資126.72億元,增長35.5%,增速與上半年下降11.3%相比提高了46.8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投資247.92億元,下降2.0%。
(四)國內消費市場保持穩定,物價漲幅有所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9.32億元,同比增長8.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增長8.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增長8.3%。分區域看,城鎮零售額增長8.8%;農村零售額增長8.6%。1-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0%,比1-8月回落0.1個百分點。食品煙酒類大幅上漲是拉動物價上行的主要因素。八大類消費價格呈現“六升兩降”的特點,其中食品煙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化及娛樂、醫療保健同比分別上漲7.2%、0.9%、0.2%、0.8%、1.0%和4.4%;衣著、其他用品和服務分別下降0.5%和0.2%。
(五)地方財稅穩定增收,金融信貸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1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3.2%(剔除非正常因素影響)。其中,稅收收入15.44億元,增長29.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16.86億元,下降10.4%。從國地稅稅收收入情況看,國稅稅收收入28.0億元,增長23.4%;地稅稅收收入20.7億元,增長7.9%。國地稅稅收收入合計48.7億元,增長16.3%。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14.09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105.86億元,增長48.6%;住戶存款425.01億元,增長9.8%。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貸款余額349.76億元,增長15.0%。新增貸款增勢良好,前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346.70億元,比年初增加46.70億元。
(六)經濟質量和經濟效益有所提高
稅收收入較快增長,國地稅稅收收入合計增長16.3%。財政收入中非稅收入比例進一步下降,財政收入質量有所提高。財政收入非稅比爲30.3%,同比下降28.1個百分點。工業用電穩步回升。全市全社會用電量38.15億千瓦時,增長7.1%。其中工業用電量15.51億千瓦時,增長3.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8個百分點。交通運輸業較快發展。全市公路貨運量增長8.2%,客運量增長6.5%,公路貨物周轉量增長10.5%,旅客周轉量增長8.5%。企業利潤保持增長。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8.35億元,增長2.9%;實現利潤總額26.03億元,增長7.8%,成本費用利用率提高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快速增長,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4.1億元,增長11.9%,其中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增長42.6%。
(七)“四上”企業培育工作進展順利
今年9月5日,市政府出台《汕尾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培育“四上”企業的實施意見》(汕府[2016]64號)文件,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爲組長的“四上”企業培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規上工業、商貿業、建築與房地産業和規上服務業四個培育小組。近段時間以來,四個培育小組和各縣(市、區)政府在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積極行動,狠抓落實,培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止10月18日,全市共有“四上”企業479家,今年新培育入庫企業36家。目前,各縣(市、區)“四上”企業培育工作正加緊進行。
(八)居民收入穩步提高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5元,增長9.6%。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2元,增長9.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9元,增長9.2%。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前三季度,全市總體經濟運行平穩,經濟運行態勢出現積極變化,各項指標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升,但總體經濟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支撐經濟增長的工業、投資、進出口、財政八項支出等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偏弱,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明顯。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預期目標不理想
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7個百分點,與年度計劃目標相差3.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同比回落4.8個百分點,與目標相差8.7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同比回落5.3個百分點,與目標相差14.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回落2.4個百分點,與目標相差2.2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與目標相差76.7個百分點;進出口與目標相差18.3個百分點。
(二)工業增速相對較低,經濟效益提高不明顯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點,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回落4.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受部份傳統産業産能過剩以及企業停産退庫等因素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位運行。1-9月全市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2.1%,比全部規上低2.2個百分點。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不明顯。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增長7.8%,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1.4個百分點;應交增值稅同比下降17.1%。另外,企業産成品存貨增長較快,産品銷售率有所下降。
(三)固定資産投資擴張仍顯乏力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3個百分點,與目標相差14.5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僅增長0.2%,我市大項目數量少且投資額下降是造成項目投資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此外,重點項目進展緩慢等也是制約投資擴張的主要因素。2016年汕尾市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25個,年度計劃投資135.85億元,1-9月份完成投資77.9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7.4%。汕尾市重點建設項目105個(新調整),年度計劃投資212.37億元,1-9月份完成投資104.74億元,僅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9.8%,均達不到序時進度。
(四)外需與外資未見明顯改善
根據商務部門統計,前三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47.6億元,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66.6億元,下降10.7%;進口81.0億元,增長5.7%。按美元計算,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2.52億美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10.16億美元,下降16.2%;進口12.36億美元,下降0.7%。全市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1宗,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279萬美元,同比下降36.7%。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近兩年來我市外貿進出口與利用外資持續下滑,形勢不容樂觀。
(五)財政支出大幅減少,助力經濟發展的力度減弱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下降10.4%,比上年同期回落48.1個百分點。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節能環保以及城鄉社區支出等八項支出增長6.9%,雖比上半年提高4.1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回落20.3個百分點,與全年增長20%的目標任務差距較大。
三、對全年經濟形勢的預判和政策建議
從國際形勢看,全球經濟環境仍然複雜嚴峻,世界經濟總體上複蘇比較疲弱,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多。此外英國脫歐事件以及美國加息沒有落地等,對整個市場帶來不利的影響。
从国内形势看,宏觀經濟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国经济增长6.7%,与一季度、上半年持平。9月份,制造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位于临界点之上,继续保持扩张,生产和需求增长平稳,有阶段性趋稳的迹象。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比上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在53.0%以上景气区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1%,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
從我市形勢看,前三季度我市經濟增速呈現回升態勢,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和動力不斷積聚。隨著“四上”企業培育步伐加快,比亞迪陸河新能源電動大巴全面投産,以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材料及消費類電子項目相繼動工建設,華爲雲服務、未來城、動漫文化智慧産業園等項目快速推進,海陸豐貧困革命老區扶持等政策利好,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深莞惠+汕尾、河源“3+2”經濟圈各市的深度合作,深圳幫扶的有力助推,政策疊加效應進一步擴大,市場投資信心不斷增強。此外,金融信貸快速增長,工業用電量止跌回升,稅收收入大幅增長,交通運輸周轉量穩定發展,以上多項先行指標和基礎指標表明經濟發展繼續呈現穩中趨升態勢。
綜合以上分析,隨著經濟景氣的回升、重點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以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等新增産能帶動,全年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但要確保完成全年經濟增長9.5-10%的目標,增長任務和壓力仍然較大,建議在下來必須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發展規模以上工業
目前,我市正從工業化初級階段向工業化中期階段邁進,工業是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工業的走勢直接關系到全市經濟發展的大局。因此,要重點推進産業園區建設,加快發展工業項目,幫助解決紅海灣電廠等重點項目産能下降等問題。各縣(市、區)要全力抓好本地規模以上工業的發展,快速做大經濟總量。
(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第四季度是投資的見效期,也是工程建設的黃金期。1-9月全市重點項目進度滯後,完成計劃不想理,因此要利用好第四季度這個工程建設的黃金期,加大督促檢查力度,促進工作落實,確保5000萬元以上重點投資項目順利開工,確保全部重點項目按期推進,全面擴大有效投資。
(三)大力培育“四上”?企業
針對我市“四上”企業單位數量全省最少,規模不大的問題,必須把培育市場主體,增加“四上”企業單位數量作爲重中之重的工作強力推進。確保完成今年培育100家“四上”企業的目標任務,爲經濟發展注入新生動力,切實做大做強經濟實力,保障經濟持續健康較快增長。
(四)努力擴大流通消費需求
消費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大力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手段。要抓好消費市場的有效引導,努力營造鼓勵消費、適宜消費的良好環境。注重開拓農村市場,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促進農民消費升級,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費預期,促進消費快速增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五)繼續抓招商引資和進出口工作
要繼續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狠抓産業園區建設,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爲導向,大力引進國有企業、跨國集團、民營骨幹企業到汕尾落戶發展,盡快形成新的生産能力,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同時要利用好國家和省外貿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把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作爲穩定進出口的首要任務,調整優化出口結構,努力鞏固傳統市場,大力開拓國外新興市場,千方百計扭轉外貿進出口持續下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