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方分析机构易观日前发布了《2016中国生鲜电商物流行业专题报告》,这是国内乃至全球都少有的针对生鲜电商产业发展出具的物流专题报告,这份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额将超过913億,同比去年实现68%以上的增幅,远远快于電子商務产业的平均发展增速。
與此同時,伴隨著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的快速增長,預測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物流行業的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274.2億元,環比增長68.6%。這意味著我們國家需要花費274億的物流費用,才能換回913億的交易額,這個比例看起來仍然很高,但相比幾年前動辄“物流費用在交易額中占比50%”的情況相比,已經大爲好轉。這說明,中國主流的生鮮電商平台,都已經開始加速完成了物流智能化的落地,同時也說明我們第三方的物流公司也開始“給力”,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標准化的倉儲、分揀、配送流程,把物流費率占比降低。
在筆者看來,生鮮電商以及相應的物流配送發展曆程,恰恰和我們提出消費升級的理念吻合,隨著消費升級理念的落地,國人對生鮮電商的消費熱情居高不下,幾乎每年都能實現翻倍的增長。可以說到了今天這個社會是消費升級與互聯網+的時代,我們都知道,去年底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充分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一個全面、系統的政策性文件。此後李總理在多個會議和場合闡述消費升級的理念,鼓勵我們的企業不斷對産品和服務創新,來滿足新時期消費者的需求。
很顯然,現在的生鮮電商以及相配套的物流産業就是處在互聯網+的消費升級時代,面臨比之前前景更廣闊的機遇,通過從倉儲、運輸、信息系統建設等環節全方位的升級,能夠服務更廣闊的消費人群,提升國民的消費體驗。
生鮮電商高速發展物流費率占比過高現狀正改觀
我記得在3年前,也就是2013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130億元左右,當時我預計未來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有2-3倍成長空間,物流費率占比能降到30%左右。沒想到僅僅3年,中國生鮮電商産業由130億增長到了913億,實現了7倍的增長,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日益加重的當下,整個消費市場的增幅都疲軟,生鮮電商卻創造了遠超過行業發展的平均增幅,這能說明很多問題和趨勢。7倍增幅背後也說明中國消費者用腳投票,來證明生鮮電商的未來前景。
生鲜电商其实早在2006年左右,就被一些大型商超试水,但过去的几年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因很简单,四个字:物流限制!由于生鲜商品的配送成本远远高于包装类商品,商品储存、配送过程中的新鲜度以及供应链的高效运转等环节,都成为生鲜商品大范围触网所面临的难题。但是通过易观2016年的报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鲜电商产业高速发展到913億,说明了我们相匹配的生鲜物流实现了长足的发展!生鲜电商物流在过去的几年增幅也同样快于行业本身的发展,并且我们的服务提供商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生鲜电商物流是一个服务业,跟实体经济会同步发展。解决冷链并不是在冷链本身,而是要和营销平台、供应商一起解决的一个系统工程,说白了也要和整个中国的交通物流以及信息化发展效率结合起来。
同時,我們可喜地看到,當年“買3元的菜,要花50元的物流費用”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隨著信息化和管理水平以及規模化的優勢顯現,現在我們的主流平台在保障産品安全運輸的前提下,可以把物流費率占比降到30%以內,未來甚至進一步下探到20%甚至10%以內。甚至據資深記者白賀雲報道,像易果生鮮旗下的安鮮達物流現在日均産能超過10萬單,配送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龐大的單量和標准化的服務使其在2016年提出了實現盈利的目標,生鮮物流能夠盈利換句話說能把物流費率占比做到10–20%區間,這個成績放在物流發達的歐美國家也非常難得。總之無論如何,隨著物流效率的提升,未來生鮮電商依然可以持續爆發性的增長3–5年,整個市場蘊含的紅利依然有很大挖掘空間。
度過試水期行業主流企業紛紛獲融資升級冷鏈物流體系
生鮮物流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早在多年前生鮮電商發展的初期行業就認識到生鮮電商發展物流先行的定律,然而正如我們前文所提生鮮物流不是一兩家企業的事情,它是整個社會和大數據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能變個性發展的服務。多年以來國內主要的生鮮電商平台大多在A輪或者B輪就消失在行業的發展的滾滾曆史車輪中,整個資本市場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看好生鮮電商。
但是进入2016年以来,几乎在同时,国内主要的生鲜电商纷纷获得资本亲睐,像易果生鲜、我买网、本来生活等企业最新的融资额都突破1億美元,甚至2億美元。通过易观的报告我们不难看出,各大平台最新大额融资几乎都是在2016年内完成的,换句话说生鲜电商在中国发展十年后,真正进入了拐点,未来主流的平台都有资金支持后,度过了初期的试水,开始大力升级冷链物流体系,并且笔者预测未来自建物流将成为主流。
在今年融資額最大的平台易果生鮮,能夠獲得阿裏巴巴等資本親睐其實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物流的完善。易果生鮮旗下的安鮮達是一個開放的生鮮物流冷鏈配送公司,可以爲生鮮食品類商家提供冷庫倉儲、冷鏈幹線、冷鏈短駁、安全質檢、貨品包裝、分揀加工、冷鏈宅配、門店銷售等一體化服務。去年這個平台進行了獨立運作,未來在我的分析中,安鮮達做到一定程度後,會像全社會其他企業進行開放。
第三方物流協作第四方物流信息打通提升配送效率
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说过一句话,菜鸟物流要5-8年的努力,累计耗资3000多億,建立一张能支撑10万億在线零售总额开放的社会化智能物流网络,实现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24小时内送货必达。马云说这话的底气何在?很好理解,马云的菜鸟物流要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协作全中国主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信息统筹和骨干节点周转,大幅度提升全中国的物流运输效率。
上文提到的安鮮達就是菜鳥的合作夥伴,現在已經開始支持菜鳥的業務規劃和拓展。去年雙11易果生鮮就和阿裏有過合作,今年雙11雖然還沒開始但我們相信雙方的合作會進一步升級。在我之前的分析中就已經提過多次,阿裏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是第一種典型的第四方物流體系,這種模式通過信息化的統籌手段,爲已經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規劃、咨詢、物流信息系統、供應鏈管理等服務,而且第四方並不實際承擔具體的物流運作活動。今年阿裏巴巴投資易果生鮮,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檢驗菜鳥物流的模式深耕落地,易果生鮮旗下的安鮮達能夠給阿裏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帶來進一步的價值升級,爲未來阿裏菜鳥物流和其他品類的服務對接,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管是安鮮達還是四通一達,未來在第四方物流平台(菜鳥物流)的統籌下,將在全國範圍內極大地提升物流配送效率。當然生鮮物流相比其他品類的物流儲運有更高的要求和標准,這也需要菜鳥物流這樣的第四方平台也要不斷地升級軟硬服務,來滿足消費升級時代用戶對生鮮品類産品的需求。從一個側面來講,生鮮物流的落地,也會倒逼中國社會整個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而同樣的,2016年各大平台的表現,也決定他們未來在行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