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揭陽市上下認真落實經濟工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態勢,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增長動力加快轉換等積極因素不斷積蓄。據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468.83億元,增長(同比,下同)6.3%,增速與上半年持平。
一、從供給側看:
一是農業生産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8.34億元,增長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生産穩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3.42億元,增長5.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民營工業增長好于整體。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625.11億元,增長7.5%,增速比規上工業快1.6個百分點。輕工業發展快于重工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551.61億元,增長6.4%;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31.80億元,增長4.7%。輕、重工業結構比爲7:3,輕工業增速快于重工業1.7個百分點。五大傳統優勢行業增速均有提升。石化、服裝紡織、醫藥制造、金屬、食品是我市傳統優勢行業,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5.85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7.1%。其中,石化業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服裝紡織業增長3.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增長13.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2個百分點;金屬業增長6.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食品業增長9.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三是服務業繼續領先增長。前三季度,全市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465.68億元,增長8.3%,增速比GDP快2個百分點、比第二産業快2.8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2.3%;營利性服務業增長21.3%。
二、從需求側看:
一是消費市場基本穩定。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9.28億元,增長12.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城鎮商貿旺于農村。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27.13億元,增長13.9%;農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92.15億元,增長7.7%。城鎮增速比農村快6.2個百分點。市場物價輕微回落。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
二是投資增速略有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23.50億元,增長9.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1080.46億元,增長9.1%;房地産開發投資43.04億元,增長8.2%。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完成投資17.73億元,增長8.5%;第二産業完成投資574.72億元,增長9.4%;第三産業完成投資531.04億元,增長8.6%。分內外資看,內資完成投資1091.74億元,增長10.4%;外資完成投資31.76億元,下降23.1%。
三是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5.80億美元,增長8.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3.67億美元,增長10.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8個百分點。進口2.13億美元,下降19.0%,降幅比上半年擴大1.6個百分點。
三、從三大先行指標看:
一是金融支撐穩定。至9月底,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988.00億元,比年初增長8.2%。其中,境內住戶存款1377.09億元,增長10.0%。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75.07億元,比初增長4.7%。存貸比爲49.05%。
二是交通保持順暢。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公路貨運量2679.47萬噸,增長9.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貨運周轉量44.21億噸公裏,增長9.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
三是工業用電重回正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全社會用電量112.78億千瓦時,增長6.45%。其中,工業用電量81.84億千瓦時,增長0.39%,結束今年來持續負增長局面。
四、從財政收支看:
一方面,財政收入呈下降趨勢。前三季度,全市實現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5.92億元,按財政可比口徑下降2.08%。其中,稅收收入34.19億元,按財政可比口徑下降3.55%;非稅收入21.72億元,增長2.63%,非稅占比爲38.8%。
另一方面,財政民生支出占比大。前三季度,全市實現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91.73億元,下降3.46%,爲年初預算75.28%。一般公共服務、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這四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支出累計137.55億元,占全部支出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