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深圳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方向,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采取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全市經濟繼續穩進增長。
一、經濟運行走勢繼續向好
初步核算並經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全市生産總值13768.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8.7%,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提高0.3和0.1個百分點,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4.76億元,增長2.8%;第二産業增加值5312.19億元,增長6.2%;第三産業增加值8451.41億元,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86.52億元,增長6.6%。固定資産投資2670.26億元,增長2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79.10億元,增長7.8%。進出口總額18653.17億元,下降0.4%,其中出口11203.93億元,下降1.1%,進口7449.23億元,增長0.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18.14億元,增長20.1%。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2.4%。
前三季度,二三産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40.8:59.2優化爲38.6:61.4,二三産業構成此消彼長2.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爲28.9%和71.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2.5個和6.2個百分點。第二産業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3710.05億元,增長8.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74.4%。第三産業中金融業和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爲主的營利性服務業和以八項支出爲主的非營利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突出。前三季度,金融業增加值2083.78億元,增長15.2%,占GDP比重15.1%,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25.7%,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586.26億元,增長17.1%,占GDP比重11.5%,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21.1%,拉動GDP增長1.8個百分點;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213.41億元,增長13.8%,占GDP比重8.8%,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13.1%,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力作用明顯,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産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力量。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2670.26億元,增長20.8%,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基礎設施投資541.80億元,增長19.9%,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重20.3%;城市更新改造投資514.51億元,增長38.2%,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重19.3%;建安工程投資1661.90億元,增長15.6%,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重62.2%。民間投資活躍,共實現投資額1368.63億元,增長55.9%,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重51.3%。第三産業投資2286.50億元,增長25.5%,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重85.6%。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79.10億元,增長7.8%,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從主要商品銷售類別看,汽車類增長14.4%,書報雜志類增長14.3%,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5.6%,日用品類增長11.1%,服裝鞋帽針織類增長2.5%,金銀珠寶類增長2.7%。
二、支撐經濟穩進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新經濟添新力
1.新産業新增長。全市新興産業(包括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四大未來産業)增加值5515.61億元(已剔除重複行業),增長11.2%,高于GDP和規模以上工業2.5個和4.6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前三季度,共生産4.51萬輛,增長180.7%;工業機器人5469套,增長27.8%;光纖24.70億米,增長27.7%;智能電視2179.49萬台,增長21.6%。
2.新業態新發展。前三季度,全市72家商業供應鏈企業共實現銷售額1713.79億元,增長12.8%,高于全市商品銷售額增速10.2百分點。龍頭企業規模效應顯著,帶動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据市電子商務中心测算,前三季度電子商務交易额1.3万亿元,增长25%。
3.新商業新模式。前三季度,全市共有城市商業綜合體45家,共實現營業額270.88億元,增長12.3%。分類別看,零售業營業額176.24億元,增長9.2%,占比65.1%;餐飲業營業額63.37億元,增長21.7%,占比23.4%;服務業營業額31.28億元,增長13.7%,占比爲11.5%。分區域看,羅湖區營業額最高,達到80.51億元;福田區營業額第二,爲63.21億元,增長19.4%;綜合體數量最多的龍華新區營業額24.07億元,增長57.1%。
前三季度全市大個體實現商品銷售額4044.43億元,增長13.8%,增速高于全市商品銷售額11.2個百分點,銷量居前分別是文化辦公用品類、機電産品及設備類、日用品類,分別占大個體商品銷售額的31.4%、16.4%、12.2%。
(二)重點、大型企業支撐力量顯著
前三季度,工業百強企業增加值3016.42億元,增長9.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3.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0.5%。
前三季度,4444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4588億元,增長16.4%,其中前50強共實現營業收入2209.29億元,增長2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2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爲68.7%;共實現營業利潤462.52億元,增長39.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8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爲75.7%。
(三)新舊動能轉換力量顯現
1.新增企業助力經濟增長。前三季度,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41家,占比達到11.7%,共實現增加值155.60億元,增長31.2%,高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4.6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11.7%,拉動工業增長0.8個百分點;新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企業609家,占比達到16.6%,共實現商品銷售額2335.75億元,增長14.4%,其中零售額47.54億元,增長31.6%,高出全市平均增速23.8個百分點,拉動限上法人上升0.7個百分點;新增限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企業75家,占比達到9.5%,共實現營業額11.01億元,增長17.7%,其中零售額7.48億元,增長19.8%,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2.0個百分點,拉動限額以上法人上升0.8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497家,占比達到11.1%,共實現營業收入347.1億元,增長27.8%,對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貢獻率爲7.5%。
2.准“四上”單位潛力較大。9月底全市准“四上”單位有7029家,比上半年增加2485家。分行業看,工業企業1901家;批發和零售業2852家;住宿和餐飲業305家;房地産開發經營業5家;服務業1966家。分區域看,寶安區1867家;福田區1458家;南山區1311家;羅湖區718家;龍崗區662家;龍華新區610家;光明新區245家;坪山新區80家;鹽田區63家;大鵬新區15家。
(四)良好經濟效益爲經濟增長提供保障
1.良好宏觀效益保障經濟增長。今年以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去年高基數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爲推動以八項支出爲主的非營利性服務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1-3季度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59.12億元,增長9.1%。
2.工業企業效益繼續提高。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3.0%,分別比全國(8.4%)和全省(16.1%)高14.6個和6.9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31.6%,同比提高25.8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多項政策措施綜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逐季攀升,結構優化。下階段,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狠抓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全年經濟有望實現預期目標。
附注:
(1)國內生産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爲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爲名義增長速度。
(2)2012年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具体内容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爲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深圳海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委; CPI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7)營利性服務業和非營利性服務業是第三産業中除了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産業之外的其他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營利性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8)准“四上”單位的認定以2015年營業收入達到“四上”標准作爲依據且不在2015年報與2016年定報調查單位名錄中。“四上”單位是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和房地産開發企業以及重點服務業企業,“四上”單位是開展統計調查的基礎性工作重中之重,是國民經濟核算的基礎數據來源。
(9)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附圖:
图1 2015-2016年前三季度深圳GDP累計總 量及同比增速
图2 2016年前三年季度深圳二三产业构成变化
图3 2015-2016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各月累计增速
图4 2015-2016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各月累计增速
图5 2015-2016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月累计增速
图6 2015-2016年深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各月累计增速
图7 2015-2016年深圳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各月累计增速
图8 2015-2016年深圳进出口总额各月累计增速
图9 2015-2016年深圳新兴产业各季度累计增速
图10 2015-2016年深圳制造业PMI月度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