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複工複産複商複市加快推進。上半年珠海市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複性增長,經濟活躍度不斷提升。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上半年珠海市地區生産總值爲1590.59億元,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爲25.73億元,同比下降6.4%;第二産業增加值爲660.29億元,同比下降6.5%;第三産業增加值爲904.57億元,同比增長1.4%。
一、農業生産加快恢複,水産養殖業健康發展
上半年,通過扶持加工流通企業收儲壓塘産品,搭建水産品銷售平台等措施,解決全市水産品、家禽積壓滯銷問題,促進水産養殖業健康發展,確保穩産保供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市完成漁業産值實現2.0%的正增長。全市完成水稻種植面積3.36萬畝,同比增長14.7%,爲完成省糧食安全考核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全力推動生豬穩産保供和畜牧業高質量轉型升級,上半年,全市生豬飼養量1.63萬頭,比一季度末增加近3000頭。在漁業産值正增長、糧食播種面積和生豬飼養量提高的帶動作用下,上半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1.86億元,同比下降5.4%,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0個百分點;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64億元,同比下降5.4%,降幅較一季度收窄0.6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産逐月回升,高技術制造業實現正增長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9%,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3.8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下降20.7%,二季度增長13.6%。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當月增速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4月增長7.6%、5月增長7.9%)。上半年,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9%;股份制企業下降5.6%,外商投資企業下降10.4%,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10.2%;民營企業增長1.7%。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17.2%,制造業增加值下降8.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9.1%,增速分別較一季度回升17.4個、14.9個、2.0個百分點。從支柱産業看,精密機械制造業、生物醫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0%、2.4%,家電電氣業、石油化工業、電力能源業、電子信息業增加值分別下降15.4%、12.9%、16.4%、1.5%。從現代産業看,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增速較一季度回升16.3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持續複蘇,新興服務業增勢良好
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0%。金融市場持續加大對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支持的資金力度,6月末中外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9.2%。在線教育、“雲”辦公擴大信息服務需求,1-5月,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3.9%,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7.0%。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交通運輸穩步回升。上半年全市水上運輸總周轉量實現46.2%的快速增長,較一季度加快33.8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同比增長63.5%。全市公路運輸總周轉量下降17.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1.9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首次實現4.5%的正增長。全市航空運輸總周轉量下降55.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同比下降34.0%。上半年,全市機場旅客吞吐量、機場貨郵吞吐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分別下降60.1%、27.5%、12.0%,其中6月當月同比分別下降51.8%、19.1%、6.8%。上半年全市郵政業務總量同比增長44.6%,增速較一季度加快42.7個百分點。
四、消費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升級類商品銷售實現增長
上半年,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8.52億元,同比下降16.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3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批發業銷售額、零售業銷售額、住宿業營業額、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下降2.8%、15.2%、41.9%、35.1%,降幅較一季度分別收窄4.1個、12.8個、5.4個、16.2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等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6.1%,文化辦公用品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3.3%,中西藥品類等防疫類商品零售額增長7.9%,石油及制品類、汽車等出行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8.5%、20.8%。
五、固定資産投資增速轉正,工業投資領域較快增長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1021.56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較一季度回升22.4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1%,工業投資增長16.6%,增速分別較一季度提高20.3個、15.5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30.6%,一季度爲增長18.2%。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57.69萬平方米,下降28.7%,一季度爲下降35.7%。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366.1%,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6.1%,第三産業投資增長12.9%,增速分別較一季度回升66.8個、15.9個、23.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506.51億元,增長21.2%,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3.9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39.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5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81.8%、131.6%。
六、貨物進出口降幅收窄,實際吸收外資平穩增長
外貿進出口總額降幅有所收窄。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178.06億元,同比下降14.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671.35億元,下降8.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3個百分點;進口總額506.71億元,下降21.2%,降幅較一季度擴大2.3個百分點。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額670.43億元,下降15.4%;加工貿易進出口額369.18億元,下降10.1%;其他貿易進出口額138.44億元,下降21.4%。
實際利用外資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設立外資企業1249家,同比增長122.6%,其中橫琴新區設立1045家。全市完成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6.16億美元,同比增長6.2%,增速較一季度提升18.0個百分點。從外資來源看,外資主要來自八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來源于澳門的實際外資金額10.31億美元,占全部外資金額的63.8%,來源于香港的實際外資金額5.28億美元,占全部外資金額的32.7%,港澳實際外資金額合計占比達96.5%,其他實際外資占比爲3.5%。
七、民生領域工作紮實推進,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上半年,珠海加大對民生領域的財力支持力度,以政府的“緊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堅決守住“保”的底線,不斷夯實“穩的基礎”。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6月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33%,控制在年度目標3%以內。截至6月末,全市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76人。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4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49.5%。上半年,全市新增商事主體2.12萬戶,實有商事主體總數36.48萬戶,同比增長4.5%。全市工業用電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等先行指標呈現積極向好態勢。全市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3.2%,降幅較一季度分別收窄4.3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逐月回落至4.3%,漲幅較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全市九項民生支出219.6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爲65.7%,其中,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衛生健康支出、農林水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27.7%、29.4%、14.3%。2020年全市低保標准提高至1100元/人/月,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爲1760元/人/月。
總的來看,上半年珠海市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複性增長和穩步複蘇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指標仍在下降,疫情沖擊損失尚需彌補。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擴散,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複仍面臨壓力。下一步,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求變應變,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推動珠海市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