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科學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紮實推進複工複産複商複市複學,生産生活秩序基本正常化,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明顯,全市經濟發展穩步向好。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我市地區生産總值爲1438.89億元,同比下降6.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74.18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産業增加值460.43億元,同比下降15.0%,第三産業增加值704.27億元,同比下降2.3%。
一、主要指標逐步回升,經濟複蘇步伐加快
(一)三次産業全面回升。與一季度比較,地區生産總值下降6.0%,降幅收窄3.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4.2%,增幅提高3.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下降15.0%,降幅收窄4.1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下降2.3%,降幅收窄3.0個百分點。
(二)關鍵指標降幅明顯收窄。與一季度比較,重點監控的20個主要指標中,有15個回升,回升面達75%,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7.9%,降幅收窄6.2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下降16.1%,降幅收窄1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2.8%,降幅收窄4.9個百分點。
二、複工複産明顯加快,生産能力穩步提升
(一)農業增勢喜人。上半年農業總産值508.23億元,實現增加值280.16億元,增長4.3%,比一季度提3.4個百分點。其中種植業産值增長8.4%,春收糧食總産量增長5.7%,蔬菜産量增長6.9%,水果總産量增長6.9%。牧業産值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2個百分點,生豬産能回升,生豬出欄下降21.5%,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14.9個百分點,生豬存欄增長53.8%,比第一季度提升15.0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産繼續向好。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7.9%,降幅一季度收窄6.2個百分點。分隸屬關系看,中央省屬企業下降9.3%,降幅一季度收窄8.2個百分點,地方企業下降29.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按企業類型分,大型企業下降12.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5個百分點,中型企業增長5.3%,比一季度提高5.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下降3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0個百分點。
(三)建築業持續壯大發展。今年來,我市發揮建築業大市的優勢,努力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不斷優化行業發展環境,上半年全市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建築業企業221家,比一季度增加11家,實現增加值?120.92億元。
(四)服務業經營情況好轉。服務業增加值704.27億元,下降2.3%,降幅比地區生産總值低3.7個百分點。?1-6月,全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4個百分點,其中與居民活動關系密切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9.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0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其他服務業下降40.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0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下降17.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9個百分點;複學穩步推進,教育業下降33.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2個百分點;衛生和社會工業增長6.4%,比一季度提高1.7個百分點。
三、生活秩序恢複正常,內部需求逐步企穩
(一)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全市固定資産完成投資下降16.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1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下降3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下降30.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下降3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下降37.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5.7個百分點。石化、信息傳輸、教育行業實現正增長,分別增長7.7%、10.6%、12.6%。
(二)房地産保持增長。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141.46億元,增長6.5%。房屋施工面積增長17.3%;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長41.4%。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23.55萬平方米,增長13.3%,比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
(三)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0.85億元,下降1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9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40.31億元,下降12.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0.54億元,下降12.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1個百分點;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543.80億元,下降12.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個百分點,餐費收入77.05億元,下降16.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0個百分點。
(四)進出口下降,外資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54.7億元,下降35.7%,其中出口總額42.5億元,下降39.9%,進口總額12.2億元,下降14.9%。實際利用外資4040萬美元,增長855%。
四、積極因素不斷集聚,支撐作用逐月增強
(一)先行指標不斷向好。全社會用電量61.65億千瓦時,增長6.1%,比一季度提高5.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31.04億千瓦時,增長0.5%,比一季度提高6.1個百分點。公路運輸總周轉量下降11.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2個百分點,水路運輸總周轉量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個百分點。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5.8%,快遞收入增長55%;新登記市場主體2.50萬戶,增長10.3%,其中新登記企業數5247戶,增長18.0%,比一季度提高21.6個百分點。
(二)金融市場持續穩健運行。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280.15億元,增長6.9%;貸款余額1783.30億元,增長21.4%;存貸比54.4%,比一季度分別提高1.5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52.52億元,增長5.7%,比一季度提高2.6個百分點,金融業對經濟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三)非營利性服務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66.02億元,增長5.2%,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3.4%,教育業增長3.8%,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6.3%,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增長6.2%。非營利性服務業拉動地區生産總值增長0.65個百分點,繼續發揮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五、“六穩”“六保”認真落實,民生保障不斷加強
(一)就業形勢穩定。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3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基本過半;城鎮登記失業率2.66%,低于3.5%控制線。
(二)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6.4元,增長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2.4元,增長1.0%;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536.6元,增長1.9%。
(三)民生支出加大。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59億元,下降9.6%,其中稅收收入29.56億元,下降11.8%。在嚴峻的收支形勢下,保障民生支出力度不斷加大,全市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類累計支出207.39億元,增長2.1%,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個百分點。占全部支出的83.0%,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衛生健康支出增長9.9%,農林水支出增長123.6%,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09.0%,糧油物資儲備支出增長76.0%。
(四)物價相對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上漲4.0%,比一季度回落1.4個百分點。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累計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擴大5.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