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成立僅4個月的中山企業巴比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比猴”)已開始盈利,作爲一家專注于爲無人零售設備提供智能服務物聯終端和系統服務的企業,該公司已完成1000台終端的鋪設。
當前,無人零售正處于風口中,阿裏巴巴、蘇甯、亞馬遜等國內外行業“巨頭”先後進軍該領域。日前,在由省人社廳主辦的2017年廣東“衆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郵儲銀行大衆創業創富大賽全省總決賽中,巴比猴的新零售物聯雲平台和另外一家中山企業中山市賓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缤果盒子無人商店(以下簡稱“缤果盒子”)分別獲得大賽創意組和創業組金獎,來自中山無人零售的新銳力量引人關注。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雷海泉 通讯员 李思宇
“錯位戰術”開拓無人零售市場
缤果盒子是國內較早嘗試大規模量産的無人商店品牌之一。
“從下個月開始,我們的‘盒子’制造廠家就可以大規模供貨,接下來的布點速度將進一步加快。”缤果盒子華南區負責人王傳勇介紹說,未來3年,缤果盒子將在全國範圍內完成5萬個網點的鋪設,成爲國內首個商用可規模化複制的24小時“無人便利店”。
無人零售是在無人支付发展大潮下衍生的新零售模式,被认为是当下零售业发展的“风口”。除了缤果盒子外,阿里巴巴淘咖啡及take go、便利蜂等品牌也已开始“抢滩”。
專注社區領域銷售,是缤果盒子錯位發展的一種選擇。“國內所有零售都想進入社區,但由于小區管理的要求,社區不可能這麽商業化,現有的傳統便利店,基本都是分布在社區外部。”王傳勇說,中高端社區和辦公區域將是未來缤果盒子布局的重點,社區布點將占據其中的80%以上。相比其他無人零售品牌,缤果盒子進入社區的速度較快,目前公司已與國內知名地産公司開展合作。
與缤果盒子等“全鏈條”企業相比,巴比猴的關注領域相對單一,主要專注在“服務”領域。巴比猴公司總經理夏建成表示,這也是其開拓無人零售市場的一種“錯位戰術”。
2016年,夏建成和他的團隊專門購買了50台傳統無人銷售設備,隨後投放至市場,進行爲期五個月的應用調查。調查發現,傳統無人銷售模式存在運營維護成本高、運營信息反饋周期過長等多個“痛點”,這些“痛點”成爲了巴比猴進軍無人零售行業的突破口。
今年4月,由巴比猴自主研發,致力于降低無人零售設備運營成本、提高運營信息反饋效率的新零售物聯雲服務平台正式發布。
由于其獨特性和針對性,平台發布後受到市場歡迎。同月,巴比猴在中山沙溪成立,隨後4個月,公司就完成了1000個設備的布點,巴比猴的這一平台每月營業額已達到20萬元,到今年8月,已實現盈利。公司的快速發展,讓投資者聞“風”而來。近期,公司獲得了來自深圳的風投公司1000萬元資金。
爲無人零售設備裝上“大腦”
巴比猴新零售物聯雲服務平台是巴比猴目前的主要産品和技術,該平台是一個介于無人零售設備終端與消費者之間的服務平台系統。消費者可通過掃無人零售設備上的二維碼等方式接入平台,實現設備與人的智能互動。設備運營商或廠家也可通過一定的渠道進入平台,實現對無人零售設備的動態管理。
“安裝上我們的系統,無人零售設備就相當于多了一個‘大腦’。”夏建成說,接入平台後,設備運營商或廠家在家中就可了解到設備每天的售賣情況等,平台也可向設備運營商或廠家反饋當下銷售熱點和補貨周期等信息。
夏建成表示,目前該平台仍處于內測階段,但將在三個月內開放面向市場。根據前期的發展步伐和目前的市場反響測算,未來三年,公司投資將達到6000萬元。明年,智能無人零售終端將達到2萬個,通過“零售+景點”“零售+辦公”等理念,未來帶有智能平台的無人零售設備將出現在各種生活工作場景。
巴比猴技術核心團隊一共五人,他們中有海歸的博士,也有具有摩托羅拉、華爲等高新技術企業多年工作經驗背景的“技術男”。
目前,他們仍在技術上尋求進一步突破。巴比猴自主研發的一款可用于設備上的智能語音芯片已開始量産。“未來,帶有這款芯片的無人設備將可實現人機對話,基于大數據分析,自動零售機會知道你喜歡什麽商品,並用語音給你推薦。”夏建成說。
缤果盒子同樣專注于技術的突破。今年7月,缤果盒子完成了A輪系列融資,融資額超過1億元。融資資金主要用于生産供應、技術研發、品牌推廣三大環節,其中技術研發是投入的重點。
王傳勇介紹說,目前,缤果盒子已建立了70多人的技術研發團隊,擁有動作識別防盜系統、自動結算系統、人臉識別和動態貨架等16項自主研發技術。近期,缤果盒子計劃推出最新的結算系統技術,逐步取代目前使用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這將是缤果盒子應用技術的一次升級,也有望成爲缤果盒子成本壓縮的拐點。
“原來的技術需要每個商品都貼上一個識別標簽,時間和人工成本較大。改用新技術後,商品再也不用上標簽,消費者只需把商品放在店內收銀台上,識別系統直接就可以識別出商品名稱和數量。我們的運營成本將會更低,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也會更好。”王傳勇說。
搶灘“萬億産業”關鍵在技術優化
業內人士認爲,隨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新興技術逐漸成熟,以及國內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技術發展,無人零售將成爲零售業的新趨勢和下一個新型“巨頭”業態。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389.4億元。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迎來發展紅利期,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至2022年市場交易額將超過1.8萬億元。而在國內,到目前爲止,國內的無人零售商店用戶規模僅有600萬,但預計至2022年,用戶規模可達2.45億人。
夏建成對國內無人零售市場前景表現出較大信心。他在前期曾對該市場做過市場調查。他認爲,國內的無人零售市場仍處于萌芽期,截至去年底,國內的無人零售終端設備數量爲20萬—30萬台。而在日本,目前已擁有近500萬台設備。在終端自助消費方面,國內人均才100多元/年,但在日本和美國已達到2000元/年。“這個市場很大,未來十年無人售賣設備估計會超千萬台,這將是未來的大産業。”他說。
同時,夏建成也表示,目前國內無人商店發展已逐漸提速,但是要走上正軌,關鍵還在于技術優化和成本控制,通過突破技術,帶動成本下降,將可爲無人零售大規模發展打通通道,更重要的是能爲客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讓無人零售逐漸成爲人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