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消費成爲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第三産業成爲經濟穩增長的主力軍、調結構的主陣地,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連續引發多個文件促進消費,出台《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並力挺零售、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健身休閑、生活服務業等各領域消費發展,爲連鎖經營快速在第三産業的各個領域滲透和發展打開更爲廣闊的空間,連鎖經營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機。
2016年,超市零售業態系統性下滑趨勢沒有改變,門店改造成本、租金、人力等各項成本持續攀升,營業收入和利潤下降趨勢難以遏制,超市企業實施穩健擴張策略,繼續優化商業布局,同時重點拓展社區型門店。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獨家盤點了華潤萬家、壹加壹、沃爾瑪、永輝等省內外超市企業在廣東的新開連鎖超市門店情況。
一、新開超市門店104家,華潤萬家領銜增長
據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不完全統計,15家主要超市品牌2016年在廣東新開門店達到104家,從新開超市門店數量來說華潤萬家以41家門店數量居首位,其中2家大賣場、4家blt、1家Ole、34家便利超市。新開10家以上門店的還有嘉榮,分別開設了7家大賣場,3家生活超市。壹加壹新開2家大賣場,其中1家爲自有購物中心物業,該購物中心同期開業。
二、外資超市增速放緩
外資超市新開門店以大賣場爲主,僅沃爾瑪全年新開6家,數量低于開出7家大賣場的本土民營企業嘉榮,其他蔔蜂蓮花、永旺、大潤發、麥德龍等4家外資企業共開設大賣場5家。在精品或社區超市方面,美思佰樂、百佳等2家企業共開設3家,本土超市則新開78家精品或社區超市。
三、布局精品或社區超市
全年新開門店中,精品或社區超市數量81家,占全部數量的比重達到78%,其中保利地産打造的社區生活超市“若比鄰”品牌全速擴張,全年新增21家門店,新開門店數量居第二。華潤萬家、嘉榮、天和、永輝傳統大賣場企業均已布局精品或社區超市,優化和提升顧客消費體驗。
四、下沈至二三線城市
统计显示,全年新开門店分布在广州和深圳的53家,二三线城市占比49%。7家外资企业共计新开门店14家,分布在广州和深圳的5家,二三线城市占比64%,东莞、阳江各新增2家,佛山、惠州、汕头、中山和珠海各新增1家外资超市,仅以广州作为市场大本营的永旺、美思佰乐、百佳继续在广州开店,永旺1家、美思佰乐2家、百佳1家。
五、關店寒潮仍在持續
調查顯示,華潤萬家中山遠洋城店、家樂福廣州金沙店、百佳廣州中旅店、康王路店、珠江俊園店)等數家超市門店先後關張,主要原因在于門店租金、人力等成本壓力導致虧損關店。
從整體來看,布局優化、業態創新、服務體驗、跨界融合成爲超市業態的發展趨勢,近年所發生的西安民生控股順客隆,保利地産發力社區超市等事件將使得超市業態再次插上互聯網和資本的翅膀,實體商業價值將被重新評估,超市業態未來或將出現“贏者通吃”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