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业绩增速放缓压力,传统零售行业处于下行态势,多个品牌纷纷拓展线上渠道寻出路。回顾2015年,知名品牌企业在电商冲击和同业竞争的夹缝下险求生存,同时还要面对经济不景气、消费者习惯转变等残酷现实。对行业而言,2015年既是困难重重,也是生机满满。对于品牌商而言,商業地産的确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模式,因为一个好的购物中心可以带动整个区域各方面的经济发展,比如教育、住宅、服务业配套,甚至城市旅游观光等。2015年,全国大型商业项目开业多达350多个。
本文爲大家盤點2015年新開購物中心引入的最多的品牌,將這些這些品牌進行歸類並分析。從中,可以得知2015年知名品牌進駐我國購物中心的情況。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窺探未來品牌發展的趨勢。
购物中心主力店将往多元化发展 百货已成“前任”
不完全統計顯示,2015年350多個新開業的大型商業項目中,主力店前五名(排名不分先後):萬達影城、永輝超市、優衣庫、H&M、萬達寶貝王。
購物中心作爲人的第三生活空間,百貨和超市曾經作爲購物中心必不可少的經營主力店,在購物中心裏具有體量大、銷售比例高、品牌效應突出的重要地位。在行業興盛之初,幾乎所有新開購物中心均以引進一家主力百貨或大型超市賣場作爲整體規劃最爲重要的一步。
但是,在2015年,購物中心的主力店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百貨和超市作爲購物中心必不可少的主力店”的固有模式開始漸漸被打破。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在國內共關閉120家,其中百貨業態關閉25家,超市業態95家。業績不佳和戰略結構調整是零售企業關閉的主要原因。在線下業績增速放緩甚至虧損的情況下,拓展線上渠道成爲零售業轉型的方向之一。
不完全統計顯示,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许多购物中心的主力店、次主力店让快时尚、儿童业态都占有一席位。快时尚进入中国内地已有13年。由于其上新品速度快、平价、紧跟时尚潮流,因此成为购物中心仅次于超市的次主力店。同时,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内地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優衣庫和H&M,加速了中国商業地産向时尚化的购物中心过渡。而儿童业态本身具备体验性,学习、购物、游戏、餐饮等可以让儿童收获乐趣,较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儿童业态不可或缺,已成为很多购物中心的标配。未来,儿童业态占比增加是发展趋势,儿童业态可以为商场带来较高的人气,其消费粘性强、延伸大,最终刺激了更多的潜在消费。
另外,作爲購物中心內重要的主力店,影院已成爲不可或缺的業態。電影院票房不俗的同時還能爲購物中心帶來經濟效益。不少購物中心經營者都認爲,就購物中心運營層面而言,電影院絕不僅是商業面積的消化者,電影院能爲新購物中心帶來寶貴的人氣,還能延長留客時間爲時間型消費創造商機,更是購物中心整合運營資源的最佳“助手”。
高占比的餐飲業態已經是各大購物中心的標配
由于餐飲于業態的承租能力較低及租期較長,一直以來餐飲在傳統商業中並不受青睐,長期處于從屬的配套地位。一般綜合型的商業項目會將餐飲業態的面積占比控制在15%至20%之間。
但是,隨著零售業受到外界各種原因的沖擊,商業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爲提升自身競爭力,商業經營者不得不通過引入餐飲業態並豐富就餐選擇,令商場更具吸引力,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讓消費者在逛街購物的同時,也能在商場享受休閑時光,從而延長其在商場的逗留時間,最終提振整體的營業績效。
不完全統計顯示,2015年新開購物中心進駐的餐飲品牌數量前10名,分別爲星巴克、肯德基、必勝客、外婆家、麦当劳、德克士、Zoo coffee、探鱼、很高兴遇见你和小辉哥火锅。
中国连锁咖啡店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最大的咖啡店连锁商美国星巴克咖啡提出了到2019年在中国开设3400家店的计划。 从这个排名的名单可以看出,星巴克排名第一。这间接表明,星巴克在华不断拓店,中国将成为星巴克海外门店数最多的国家。另外,Zoo ?coffee、漫咖啡等韩式咖啡店也在排行榜上,这也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内连锁咖啡市场潜力的释放,国内连锁咖啡市场竞争也在急速加剧,咖啡品牌扎堆进入购物中心已经越来越多见。
盡管西式快餐在中國內地的發展不斷走下坡路,但是從今年新開購物中心進駐的知名餐飲品牌來看,肯德基、麥當勞和德克士開店數量榜上有名。看來,中國依舊是西式快餐的“救命稻草”。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快時尚餐廳在中國發展的勢頭也是不能忽視的。它們在餐飲行業中依靠平民價、爆款單品,能夠快速流轉,有著非常時尚的就餐環境。這類餐廳對人流有著明顯的集聚作用,很受購物中心的歡迎。近年來,尤以外婆家、探魚、很高興遇見你等爲代表的一批快時尚餐飲品牌發展更爲亮眼。它們在全國市場迅猛擴張,以高流轉、高性價比、高規格就餐環境等優勢成爲餐飲界的黑馬。另外,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出餐飲品牌在全國352新開的商業項目中,餐飲品牌的重合率不算高。全國很多大型新開的商業項目都開設了不少新興的餐飲品牌。這進一步表明,新興餐飲品牌在2015年有著蓬勃的發展。
? 增加體驗業態是實體商業發展趨勢
? 下表为2015年新开购物中心进驻的奢侈品、快时尚、儿童业态、电影院品牌数量前5名:
圖片來源:贏商網
? 从表格可以显示,尽管古馳和巴寶莉在2015年尾紛紛打折促銷,但是2015年兩個奢侈品品牌在中國擴張的勢頭強勁。不過,這裏面有不少奢侈品都進駐了奧特萊斯。奢侈品牌進駐中國購物中心,數量不算多。可能跟今年奢侈品牌發展顯疲態有關。不過,業內專家表示,部分奢侈品品牌正打算將業務重心從中國轉移。也有奢侈品品牌在嘗試新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希望重新獲得越來越精明的中國消費者的青睐。與之相反的是,快時尚和兒童業態的發展。快時尚、兒童遊樂場等逐漸成爲購物中心的標配。
隨著中産階級、新富階層消費人群的快速增長,時尚而個性化的快時尚品牌需求旺盛,市場份額有較大成長空間。尤其是優衣庫和H&M,两个快时尚品牌纷纷在中国内地拓展门店。優衣庫今年在新开购物中心拓店38间,H&M今年在新开购物中心拓店278间。由此看出,快时尚在中国内地受到一定的热捧。同时,电影娱乐和儿童业态,正在发力的扩张阶段,也是目前新增商业项目中,主要聚集人气的体验型业态所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商业主力。
“地段和大牌決定一切”的時代終將結束,而商場的布局、商家尤其是體驗消費型商家的引進及布局、人文設施和服務的改善則日益重要。而兒童、休閑娛樂等業態也是目前新增商業項目中,主要聚集人氣的體驗型業態所在。
未來新開購物中心進駐的品牌,消費者會更願意爲體驗、環境、情感和服務的品牌而買單。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紛紛開打“體驗牌”,這將會成爲常態。調整業態,增加休閑、娛樂,甚至健身場館、兒童遊樂設施、水族館等業態的比重,透過輕松愉悅的購物環境,以實現對客流的重新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