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市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全面貫徹全省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一體兩翼三大抓手”發展思路,全面實施“三個做大”發展戰略,迎難而上、主動作爲,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市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呈現穩中向好,好中向快的發展勢頭。全年經濟增長8.0%,與全省持平,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
一、全市經濟運行平穩健康有序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經省統計局核定,2015年我市地區生産總值(GDP)爲2445.6億元,增長8.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升1.0個百分點,呈現逐季走高走強的態勢。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84.9億元,增長4.3%;第二産業增加值1008.1億元,增長8.6%;第三産業增加值1052.7億元,增長8.5%。
(二)物價水平溫和平穩。CPI一季度上漲0.5%,上半年上漲1.0%,前三季度上漲1.2%,全年上漲1.3%,雖呈逐季小幅漲勢,但仍處于低位,物價水平總體平穩。
(三)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45%,在3.1%控制目標範圍內;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1萬人,完成計劃任務的118.7?%。納入統計的四上企業從業人員31.22萬人,增加1.0萬人,增長3.3%。
(四)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産業結構爲15.7:41.2:43.1,其中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分別下調0.4和0.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上調0.7個百分點。
(五)節能降耗形勢較好。2015年,全市節能降耗形勢較好,經測算,能順利完成全年和“十二五”的節能目標任務。
二、全市經濟運行“四力”厚實持久
(一)主要指標增速全省排位繼續靠前,發展潛力巨大。納入監測的20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排前10位的有14項,比上年增加1項。其中排前4位的有6個,進口總額排第1位,進出口總額排第2位,固定資産投資排第3位,來源于茂名市財政總收入和地稅收入同排第4位。與上年相比,反映經濟運行質量的指標晉位明顯,其中來源于茂名市財政總收入前進10位,公共預算收入前進9位,稅收總收入前進8位,國稅收入前進5位。
(二)“一體”發展加快,發展實力提升。經濟總量繼續位居粵東西北首位。全年地區生産總值2445.6億元,總量居粵東西北首位。從2001年至今,我市經濟總量已連續15年在粵東西北保持第一;人均地區生産總值40324元,突破4萬元,增長7.4%;固定資産投資1115.5億元,突破千億;地稅稅收收入101.2億元,突破百億;出口總額10.99億美元,突破十億;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200公裏。
(三)“兩翼”快速發展,發展活力增強。近年來,通過“兩會兩考核”,不斷強化對區(市)經濟指導,各區(市)經濟發展明顯加快。全年各區(市)經濟發展總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個區(市)經濟總量?1985.3億元,增長10.7%,高于全市2.7個百分點,占比81.2%,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茂南區增長12.0%,電白區增長10.8%,高州市增長10.7%,化州市和信宜市增長10.3%。市直經濟由于重化工業和油品批發業增速低的影響,全年經濟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GDP增長4.5%。“三大平台”建設生産同步推進,港業城聯動發展。“三大平台”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6.2億元,增長39.5%,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6.9億元,增長8.3%,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三大抓手”加速推進,發展動力提高。圍繞“對外交通高速化、對內交通快捷化、港口功能現代化”的總體目標,開展“交通大會戰”,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基礎建設投資118.9億元,增長33.5%,建成了包茂高速茂名段等一大批事關茂名長遠發展的交通項目。全年新增規上工業134家,同比增加46家,産值165.53億元,增加值52.3?億元,拉動規上工業增長4.9個百分點,新增高州、化州2個省級産業轉移工業園,在全省率先實現省級工業園縣域全覆蓋,全年工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28.2?億元,增長17.6?%,高于全市工業增速9.4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比重爲18.0%,同比提高7.2個百分點。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加速推進,集聚能力進一步提升,初步測算,全市城鎮化率40.02%,同比提高1.01個百分點,首次突破40%的關口,標志著我市城鎮化將邁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三、全市經濟運行供需效益良好
(一)從三大供給來看,農業、服務業發展平穩,工業低速增長。
1.農業生産平穩良好。全市完成農業總産值615.4億元,實現增加值393.5億元,增長4.3%。全年糧食産量144.9萬噸,完成省考核指標任務;蔬菜産量277.1萬噸,增長5.8%;水果産量302.3萬噸,增長4.2%;肉類總産量66.6萬噸,增長5.5%;水産品産量91.9萬噸,增長5.0%,其中羅非魚18.7萬噸,增長4.6%。
2.工業生産低速增長。規上工業完成總産值2347.9億元,實現增加值713.0億元,增長8.2%,增速排全省第7位。全年規上工業在8.0%-8.5%區間平穩擺動,其中一季度增長8.6%,上半年增長8.3%,前三季度增長8.2%,全年增長8.2%。按行業分,在涉及33個大類工業行業中有27個實現增長,增長面81.8%,其中石油加工業增長2.9%,化學工業下降7.8%。按隸屬分,中央省屬企業下降1.0%,地方企業增長14.2%;從企業類型看,大型企業下降3.1%,中型企業增長4.4%,小微型企業增長22.2%。
3.服務業保持平穩增長。第三産業增加值1052.7億元,增長8.5%。在構成第三産業的六大行業中,增速加快的有3個,其中房地産業加快8.7個百分點,其他服務業加快5.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加快1.0個百分點。
(二)從三大需求來看,投資高位增長、消費逐季回暖、外資外貿發展較快。
1.固定資産投資高位增長。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15.5億元,增長28.0%,總量排全省第12位,增速排全省第3位。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3.4%;工業投資增長38.9%。房地産開發投資102.7億元,增長8.0%,商品房銷售面積270.4萬平方米,增長4.7%。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下降5.0%,第二産業投資增長40.6%,第三産業投資增長14.1%。
2.消費品市場逐季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3.4億元,增長10.9%。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9.2%,上半年增長10.0%,前三季度增長10.1%,全年增長10.9%,逐季回暖明顯。從城鄉市場看,城鎮市場增長10.7%,鄉村市場增長11.3%;從構成行業看,批零業增長10.8%,住餐業增長11.8%。
縱觀全年消費品市場,增速雖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但居民剛性需求沒有減弱。基本生活類商品消費比上年提升,在限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服裝鞋帽類和日用品類分別增長18.6%、15.2%和4.8%。消費轉型持續進行。升級類商品銷售快于傳統消費品,限上單位商品零售中,汽車類、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20.1%、14.7%和6.5%,增速同比分別提高4.5、2.6和1.9個百分點。旅遊文化消費向好。全市接待過夜旅客人數增長34.3%,同比提高10.6個百分點。購物方式互聯網+態勢明顯。全年快遞業務量增長64.9%,業務收入增長68.5%。
3.外資外貿發展較快。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72億美元,增長10.4%,居全省第5位。進出口總額16.34億美元,增長19.0%,全省排第2位;進口總額5.36億美元,增長34.6%,全省排第1位;出口總額10.99億美元,增長12.6%,總額排全省第6位,增速排全省第6位。
(三)從三大産出看,財稅保持平穩、企業效益增長較快、居民收入快于經濟增長。
1.財稅收入平穩增長。來源于茂名市財政總收入474.5億元,增長7.2%,全省排第4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9億元,增長10.6%,全省排第6位。全市稅收總收入380.7億元,增長8.3%,全省排第6位,其中,國稅收入279.5億元,增長4.5%,全省排第11位(國內稅收增速排第1位),地稅收入101.2億元,增長20.5%,全省排第6位。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用于民生類支出275.6億元,增長27.8%,高于財政總計支出2.6個百分點,占比81.1%,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此外,金融存貸也保持較快增長。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格項存款余額1974.8億元,增長11.4%,貸款余額858.3億元,增長13.0%,存貸比43.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企業效益增長較快。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滑,國內成品油價格相對平穩,有力推動石化企業效益的提升,從而也拉動全市規上工業效益向好。全市規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爲540.73%;工業總資産貢獻率同比提高13.1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增長59.4%,交納稅金增長30.8%。
3.居民收入快于經濟增長。據調查測算,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97元,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4元,增長11.0%。扣除價格指數,實際分別增長8.1%和9.6%,均快于全市經濟8.0%的增速,城鄉居民收入比爲1.62:1,差距同比縮少0.0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