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肇慶市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持續恢複發展,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于合理區間,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我市地區生産總值爲1846.79億元,同比增長14.0%,兩年平均增長7.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爲287.48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6.2%;第二産業增加值爲787.28億元,同比增長21.9%,兩年平均增長10.1%;第三産業增加值爲772.03億元,同比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4.7%。一二三産的比重爲15.6:42.6:41.8。
2021年1-9月肇慶市主要經濟指標表
(一)從生産方面看,實現較快增長
1.农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451.04亿元,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7.8%。畜牧业是前三季度我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拉动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增长9.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7.2%。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均有大幅增长,生猪存栏量154.19万头,增长31.6%;生猪出栏量233.34万头,增长44.7%。早稻产量达到52.97万吨,同比增长3.2%;蔬菜产量207.77万吨,增长3.2%;园林水果产量32.90万吨,增长2.5%;水产品产量为37.74万吨,增长3.1%。
2.工業生産恢複態勢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23.27億元,同比增長24.9%,比2019年增長23.2%,兩年平均增長11.0%。
分門類看,全市規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562.65億元,同比增長25.9%,兩年平均增長11.0%;規上采礦業實現增加值14.02億元,同比增長17.9%,兩年平均增長12.9%;規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46.61億元,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9.8%。
分經濟類型看,規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62.14億元,同比增長32.4%,兩年平均增長16.8%。規上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446.97億元,同比增長31.1%,兩年平均增長14.7%。規上私營企業完成增加值305.38億元,同比增長26.1%,兩年平均增長1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156.58億元,同比增長11.3%,兩年平均增長2.3%。
從“4+4”産業産值看,“4+4”産業實現工業産值2295.58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産值的74.9%,同比增長39.4%,兩年平均增長21.3%。其中,四大主導産業實現工業産值1445.68億元,同比增長41.9%,兩年平均增長22.9%;四大特色産業實現工業産值849.90億元,同比增長35.3%,兩年平均增長18.8%。
3.建築業增速向好。前三季度,肇慶全市建築企業累計完成建築業總産值爲147.49億元,同比增長15.3%,兩年平均增長8.7%。其中,建築工程産值135.26億元,同比增長19.0%。今年以來,新入庫建築企業42家,合計完成産值5.95億元,拉動全市建築業總産值增長4.6個百分點,爲我市建築業行業的穩定向好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服务业保持稳定。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4.7%。金融业平稳运行,增加值同比增长4.3 %,两年平均增长5.9%;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55.90亿元,同比增长8.8%,比2019年9月末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8.5%;各项贷款余额2701.05亿元,同比增长11.5%,比2019年9月末增长29.4%,两年平均增长13.8%。房地产业(K门类)增加值两年平均下降0.5%;住房销售调控政策影响进一步加大,商品房銷售面積回落至负增长,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79.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2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5.44亿元,同比增长17.2%,两年平均增长5.2%
(二)從需求方面看,投資增速有所加快,內需和出口市場放緩
1.固定資産投資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13.1%。
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同比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92.9%;第二産業同比增長37.5%,兩年平均增長9.4%;第三産業同比增長11.6%,兩年平均增長12.7%。
從投資性質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7.6%,兩年平均增長9.4%。工業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達到31.3%,同比提升了4.3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8.1%,兩年平均增長17.7%。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4%,兩年平均增長13.9%。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18.2%,兩年平均增速下降8.2%。
2.消费市场增速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5.35亿元,同比增长9.7%,比上半年回落2.4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1.9 %。
分區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95.30億元,同比增長9.4%,比上半年回落1.2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2.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0.05億元,同比增長10.9%,比上半年回落7.2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下降0.7%,兩年平均下降0.3%。
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818.80億元,同比增長9.5%,比上半年回落2.1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增長5.9%,兩年平均增長2.9%;餐飲收入46.55億元,增長12.3%,比上半年回落9.8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下降20.0%,兩年平均下降10.6%。
从线上消费看,网络零售恢复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84.94亿元,同比增长2.3%,比上半年加快7.9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5%,拉动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长0.5%,拉动力高于上半年1.9个百分点。
從主要商品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73.73億元,同比增長17.7%,兩年平均增長9.3%;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51.91億元,同比增長12.2%,兩年平均增長5.6%;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43.05億元,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下降5.5%。
3.外貿市場呈現個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95.4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201.6億元,同比增長2.5%;進口93.8億元,同比增長14.3%。
(三)就業和收入持續改善
1.“穩就業”工作成效明顯。9月末,肇慶“四上”企業期末從業人員達34.06萬人,同比增長6.6%。從就業行業結構看,制造業企業從業人員達24.96萬人,同比增長9.6%;中高端行業從業人員達5.93萬人,同比增長18.6%,占規模以上制造業就業人員比重的23.8%,對穩就業發揮較強的支撐作用
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肇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4元,同比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3元,同比增长11.5% 。
3.财政收支良好,民生支出占比近七成。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50亿元,同比增长22.9%,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29.2 %,两年平均增长13.7%。其中,税收收入69.90亿元,同比增长1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28亿元,同比增长6.5%,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民生类支出占比达69.7%。
二、需關注的問題
(一)节能降耗形势仍需关注。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占比超30%,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为34%,但消耗了规上工业企业80%的能源。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规上工业企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变化情况。
(二)工業未來發展動力仍顯不足。一是生産成本持續擡升,生産經營壓力凸顯。原材料價格上漲成爲企業面臨的首要成本壓力。前三季度規上工業生産經營景氣狀況抽樣調查顯示,82.6%的企業反映原材料成本上漲是企業面臨的最主要成本壓力。1-8月,規上工業營業成本同比上升32.9%。二是有序用電和能耗“雙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個別企業生産帶來一些影響。在有序用電和能耗“雙控”政策影響下,我市規上工業9月當月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6.7%,增幅比8月回落6.0個百分點。
(二)固定資産投資增长支撑不足。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贡献率下滑。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5.7%,低于去年同期60.6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8.2%,两年平均增速下降8.2%。
(三)消费市场后发基础不稳。一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限上单位增速落后于总体增速。受二季度电商企业销售大幅下降影响,前三季度限上单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长7.4%,落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总增速2.3个百分点。二是汽车类商品增长放缓。汽车销售企业占全市限上批零企业的19.0%,零售额增速从上半年的17.4%回落到前三季度的12.2%,对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拉动作用仅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三是批发业增长明显放缓,住宿业和餐饮业恢复艰难。前三季度,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5.1%,比上半年回落25.8个百分点。三季度,受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疫情影响,各地防控措施有所收紧,基于住宿业和餐饮业对疫情的影响敏感性较强,且上年同期国内疫情基本可控,居民报复性消费基数较高,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已连续两月出现负增长。
三、意見和建議
(一)加大高耗能行業企業的用能監控,科學優化有序用電預案。一方面,加強對現存工業企業後續用能的分析研判,以有效措施管控好第四季度用能。另一方面,進一步明確用電預案的啓動流程,對預案涉及的規上工業企業進行合理性排查,保證切實可用。要求執行方案前,切實履行告知義務,做好供電風險預警告示,讓企業合理規劃生産計劃。
(二)做好産業配套服務,加快項目落地見效。從企業需求出發,不斷優化要素供給,各地各有關部門做好産業配套服務。一方面繼續清理閑置低效用地、盤活超期未建土地、積極推動土地“商改工”,解決企業最關心的産業用地問題。另一方面,加強産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和生活設施配套建設,促進新引進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三)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扶持企业保持稳定经营。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对工业、固定資産投資、商业、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企业(项目)进行调研,详细了解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重点项目投资进展情况,通过进企业、走项目、访实情,全面及时了解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运行情况,帮助企业解决政策、融资等方面的难题,扶持企业保持稳定经营,减少企业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
(四)適應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充分激發消費市場活力。一是積極推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文旅重點項目建設。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爲特點的假期休閑模式,組織策劃本地特色旅遊文化活動,進一步拉動旅遊消費。二是發展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推動傳統商貿企業加快場景數字化改造,滿足消費者現場體驗和便利性到家服務等方面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