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汕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持續恢複增長態勢。
工業生産較快增長。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9.37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1.8%。分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紡織業,食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6%、22.2%、15.8%和12.5%。規模以上工業“三新兩特一大”産業、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4%、19.6%和11.5%。
接觸型服務業穩步複蘇。1-10月,全市接待過夜遊客人數445.72萬人次,同比增長16.2%,帶動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8.7%。商務差旅、長線旅遊需求持續釋放,1-10月全市客運量增長56.6%,比1-9月加快3個百分點,旅客周轉量增長86.5%。
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增長。1-10月,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8.8%,增速比1-9月提高0.7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8%,制造業投資增長49.8%,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17.4%。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下降4.3%,第二産業投資增長31.7%,第三産業投資下降0.7%。從新動能看,“三新兩特一大”産業投資增長33.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39.7%,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114.0%。
市場銷售穩中有升。1-10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1.85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比1-9月提高0.1個百分點。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石油及制品類分別增長15.6%、8.9%,汽車類下降8.2%。線上消費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10月,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49.5%。
物價保持溫和上漲。1-10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1-9月持平;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0.4%,漲幅比1-9月回落0.1個百分點。此外,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爲77.9%,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
附注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爲實際增長速度;規模以上工業的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爲名義增長速度。
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範圍爲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範圍每年發生變化,爲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産品産量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範圍盡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一是統計單位範圍發生變化。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納入調查範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退出調查範圍,還有新建投産企業、破産、注(吊)銷企業等影響。二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産品産量數據存在跨地區重複統計現象,根據專項調查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重複産量進行了剔重。
2.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産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固定資産投資統計範圍爲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産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産開發項目投資。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範圍是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産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由于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範圍每年發生變化,爲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單位)統計範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業(單位)達到限額標准納入調查範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單位)因規模變小達不到限額標准退出調查範圍,還有新開業企業、破産、注(吊)銷企業(單位)的影響。
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指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台)取得訂單,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産、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含增值稅),付款可以在網上進行,也可以在網下進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包括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不包括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4.“三新兩特一大”産業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玩具創意,大健康。按照《關于印發<汕頭市“三新兩特一大”産業統計口徑(暫行)>的通知》(汕工信〔2021〕319號)確定汕頭市“三新兩特一大”産業統計口徑。
5.財政數據來源于市財政局,交通客運數據來源于市交通運輸局,過夜遊客數據來源于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汕頭調查隊。
6.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