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積極擴大社會總需求,全省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消費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新興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消費充分發揮了“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
?
一、消費品市場較快發展,消費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消費品市場增長速度保持兩位數的中高速增長。2016年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39.00億元,比2012年增長53.2%,年均增加近3015億元,規模接近1997年全省全年的零售總額規模;2013-2016年年均增速達11.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2016年,廣東最終消費支出占全省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爲51.5%,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一半,達到50.6%。
?
圖1?2012-2016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二、網絡零售異軍突起,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
隨著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物流業快速發展,電子移動支付方式便捷化,各大電商平台營銷策略刺激,網絡消費激發了人們極大的消費熱情,網上購物迅速擴張,成爲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的一大著力點。2016年,廣東按賣家所在地統計的網上零售市場規模穩居全國第一,網上零售額達1.14萬億元,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23.1%。
與此同時,新型商業模式不斷湧現,聚合了零售、餐飲、娛樂、文化、教育等多種服務功能的新商業模式——城市商業綜合體成爲消費市場的新亮點。全省城市商業綜合體呈現井噴式增長,客流人數多,市場銷售快速增長,爲消費升級提供了有效支撐。2016年末,廣東共有150家城市商業綜合體納入統計,其中2013-2016年新開業商業綜合體76家,占全省城市商業綜合體的50.7%,特別是2013-2015年,每年新開業的城市商業綜合體高達20家左右。2016年,全省商業綜合體全年總客流量爲12.6億人次,每個城市商業綜合體日均客流量達2.3萬人次,共有商戶數2.51萬個,從業人員22.19萬人,商戶實現營業額835.29億元,增長12.4%,增速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2.2個百分點。
?
三、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消費市場熱點紛呈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高,消費觀念轉變,消費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層次化特點,新的消費熱點不斷湧現。居民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商品向服務消費轉變,同時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和自我發展,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日益明顯。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單位分商品類別看,居住相關商品、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和汽車類等品質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旺盛。
(一)食品、衣著等基本生存型消費的支出比重下降。
據城鄉一體化住戶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廣東居民用于食品、衣著等基本生存型消費的支出比重下降,2013-2016年,八大類消費中居民用于食品煙酒消費和衣著的消費支出所占比重從40.5%下降到39.3%。同時教育文化、醫療保健、交通通信等發展型消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穩中有升,2013-2016年教育文化支出比重保持在10.4%,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所占比重由4.2%提高到4.9%,交通通信消費支出由13.8%提高到14.1%。
(二)居住相關類商品消費高速增長。
房地産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居住相關類商品消費高速增長。2013-2016年,限額以上單位實現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家具類、五金、電料類商品零售額年均增速分別爲30.8%、34.5%、39.2%,增速居各類商品前列。
(三)通訊器材類商品消費快速增長。
伴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互聯網+”持續發酵,互聯網技術滲透到經濟發展方方面面,新産品不斷湧現,通訊設備升級換代加快。2013-2016年,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年均增速爲25.4%,增速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個百分點。
(四)發展型商品消費持續升溫。
與個人發展相關的品質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明顯升溫。2013-2016年,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年均增長20.7%,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年均增長24.4%,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年均增長17.5%,增速分別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個、13.1個和6.2個百分點。
(五)汽車消費成爲消費市場熱點。
廣東進入大衆消費新時代,汽車等耐用消費品進入普通家庭。2016年,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汽車類零售額比2012年增長94.6%。2013-2016年,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零售額年均增速爲18.8%,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7.5個百分點。截止2016年末,全省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汽車擁有量34.65台,比2013年增長50.0%。
(六)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
近年來,人們對服務性消費的需求不斷釋放,休閑旅遊、文化娛樂、大衆餐飲等服務消費亮點紛呈。服務消費在消費升級中孕育著巨大發展空間。據省旅遊局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省旅遊總收入1.04萬億元,2013-2016年年均增速爲15.8%;其中,國內旅遊人數比2012年增長51.4%;國內旅遊收入比2012年增長91.4%。旅遊業輻射帶動“吃住行、遊購娛”多個産業發展,促進住宿、餐飲和零售行業的發展,爲廣東消費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圖2?2013-2016年限額以上單位各類商品零售額年均增速
四、城鄉市場同步發展,區域市場結構不斷優化
伴隨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與此同時,國家系列惠農政策措施,推進農村商品流通網絡進一步完善,綠色休閑旅遊不斷挖掘農民增收潛力,農村消費品市場發展步伐加快。2013-2016年全省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11.4%,增幅比同期社會消費品總額高0.1個百分點。2016年,城鎮消費品市場占全省社會品零售總額的87.6%,比2012年提高0.4個百分點,城鎮消費品市場貢獻突出。鄉村消費品市場近兩年來增速快于城鎮,鄉村消費品市場零售額增幅由2012年低于城鎮1.0個百分點到2016年高于城鎮0.4個百分點。
廣東積極推進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均衡度。粵東西北地區經濟水平和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帶動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環境的優化,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占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016年,東翼、西翼、粵北山區零售額占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比2012年分別提高0.2個、0.1個和0.6個百分點。
?
五、批發零售業企業數量較快增長,行業貢獻突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市場主體活力增強,批發零售業企業數量保持較快增長,吸納就業能力強。一是經營單位數增長較快,經營主體多元化。2013-2016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企業數年均增速爲13.6%。二是吸納就業能力強,2016年批發零售業年末就業人數844.28萬人,是全省第三産業中吸納就業人口最多的行業。
黨的十八以來,廣東省消費市場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隨著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多渠道培育消費增長點,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創新消費供給,加快建設與國際標准接軌的質量標准體系,完善質量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助推消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