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住宿業産生的影響,已經毋庸置疑。人員流動暫時性的限制,持續加劇所有行業企業的困難程度,“停業、半停業”成爲過去兩個月大多數企業的現狀。
一面是有序複工背景下,酒店行業迎來商旅客戶需求。另一面,民宿行業從複工後恢複到正常生産經營狀態,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確實,經此一’疫’,我們對于這個行業以及未來要走向何方,思考路徑也更加清晰。”一位從業者這樣說道。
負“重”前行
一邊是商務出行取消、旅行計劃取消、節後上班延期,大量的退訂潮形成“沖擊波”;另一邊是,參與接待醫護人員住宿的酒店,員工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生理極限,企業面臨著高昂成本與支出。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東呈有50%的酒店歇業,營業酒店平均入住率也只有20%。”東呈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新華說道,根據往年水平估算,本次疫情導致的直接損失約5個億。“如果疫情持續下去,營收會受到很大影響,集團資金也面臨壓力。”
疫情是如何一步步對東呈造成影響的?程新華總結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量退訂。受疫情影響,從1月22日開始,東呈在春節期間的訂單取消率就已經達到10-20%,隨著1月23日武漢封城,訂單取消率大幅增長,全國門店春節期間平均訂單間/夜取消率超過40%。
第二階段:集團營收降至冰點。僅春節期間,入住率絕對數同比去年春節下滑近50%,收入同比下滑80%。
第三階段:政府征用。在2月下旬統計的數據中:東呈在湖北擁有400多家酒店,6500多名員工,其中260家酒店被征用;而全國範圍內,則有300家酒店被征用。
第四階段:居家隔離期。國家及地方防疫政策對居民出行采取限制措施,導致全國酒店業市場流量主要集中在當地,跨省跨城的流動幾乎歸零。同時,每家門店都會在原有成本基礎上,加大了防疫物資和勞動力的投入,僅防疫物資投入一項,整個集團每房晚平均增加約30元的額外成本,即使出租率回複到50%,防疫消毒的額外成本也達到每房晚8元。
“商務旅行首先會恢複,然後才是觀光休閑旅遊市場的恢複。至于報複性的大流量旅遊及商務消費的爆發,有可能會在8、9、10三個月,而且今年的整個休假檔期可能都有變化,也會使旅遊出行的節奏和往年有大區別,現在還不好預判。”程新華說道,短期疫情的影響,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全面有序恢複生産是當務之急。未來三到五年,東呈持續擴張的態勢不會改變。
“複工潮之下,我們推出了’無憂’客房産品,以長住房、公寓房、集采房、隔離房等各種方式來刺激市場。”談到未來的發展,他表示經曆這次疫情後,很多酒店投資者會看到,單體酒店和挂牌酒店普遍抗風險能力較弱,而連鎖酒店有體系化支撐,可以有效規避或降低風險。相信疫情過後,國內連鎖酒店集團的體量會加速增長,中國酒店業的連鎖化率將達到新高度。
此外,消費市場將對國內酒店的産品服務標准和衛生安全標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國內酒店集團必須抓住機遇,重新審視消費者需求,借助數字化技術,創新産品和服務模式,提升産品服務標准和衛生安全標准,迎接疫情過後酒店市場的反彈。
据了解,东呈在广东区域目前有400多家酒店,目前旗下各酒店都在陆续复工。截止到3月3日,广东区域的开业率已经超过90%,预计在3月中旬将达到95%以上。 目前,东呈广东区域门店已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企业客户入住。
鉑濤集團旗下的麗楓酒店,也有著許多的思考。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4月成立至今,全國已有超650家麗楓酒店開業,簽約項目超1300個,覆蓋超245座城市。作爲一家管理公司,麗楓酒店定位爲輕資産公司,從“品牌標准建立、輸出、落地監督”,到“全球采購平台的産品耗品統采、保質、報價”,其背後有著嚴謹的品牌體系。
“截止2月21日,在全國範圍內麗楓有5家門店提供免費支援,全力保障武漢防疫一線醫務人員的住宿需求。53家門店積極響應各地政府有關部門的征召進行接待,另有部分門店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接待,也有部分門店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暫時停業。”麗楓酒店相關負責人說道,對酒店行業而言,又一波洗牌即將來臨,只有足夠強大的品牌力和精細化的酒店運營,才能支撐酒店行業熬過這場突如其來的寒冬。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裏,麗楓將積極修煉’內功’,一方面持續做好疫情期間的酒店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利用這段時間充分思考沈澱,賦能未來。”他表示,針對複工複産,麗楓酒店推出“返工安心房”,連住優惠政策,連住7天及以上75折起,連住14天及以上享受7折優惠。通過全面升級消殺,執行嚴格的衛生清潔標准,連住優惠,推行無接觸服務等,給有需要的客人一個出行的安心之選。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湖北省所有加盟管理店,麗楓酒店此前便宣布減免其2個月(2020年1月23日-2020年3月31日)的管理費。“我們相信疫情結束後,酒店行業也將快速迎來報複性的增長。而這段時間的沈澱,將爲以後轉危爲機打造堅實的基礎。”這位負責人說道。
此外,新旅界(LvJieMedia)采訪的多家酒店集團均對複工複産持樂觀態度,從助力疫情防控逐步轉向支持複工複産轉移,這是配合經濟發展要求當前行業最爲緊迫的任務,也是行業企業自身生存的現實要求。“確實,經此一“疫”,我們對于這個行業以及未來要走向何方,思考路徑也更加清晰。”一位從業者這樣說道。
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中國國內(不含港澳台地區)超過9成酒店恢複營業,其中廣州、深圳營業酒店數量恢複到1月初水平,上海、成都等熱門城市恢複營業的酒店也超過95%。
“酒店企業目前應該審時度勢,盡可能降低成本、研究社會出現的新的需求、做好人力資源相關工作、處理好與員工的關系。另外,除了呼籲政府及金融機構出台相關措施,提供資金援助,酒店還應該要研究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需求,爲市場複蘇做好准備。”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說道,疫情過後,酒店市場需求會明顯上升。但是也不能過于樂觀,因爲消費者休假提前使用後,旅遊人數不會大幅度增長。
回暖尚需時日
可見的趨勢是,酒店行業的複工複産正在有序進行中。民宿行業的情況則較爲複雜,區別于標准化住宿,從複工後恢複到正常生産經營狀態,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短租经营备受挑战,但‘按周按月住宿的咨询量和需求量’依然相对稳定。为减轻疫情对房东的经营影响,爱彼迎近期在首頁特别开设了「周租月租房源」推广专场,向疫情中积极抗疫的‘暖心房东’倾斜这部分流量。”爱彼迎中国总裁彭韬表示,自1月21日以来,扶持房东展开自救行动一直在进行中,接下来,平台也将继续推出更多惠及房东社区的举措。
談及具體的損失時,彭韬坦言,旅遊産業是一個高度環境敏感性行業,極易受到天氣、政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因爲疫情還在發展中,暫時沒有非常明確的退單數字,但疫情對全國旅遊業的重大打擊和帶來的損失都是毋庸置疑的。談及複工複産,他認爲旅遊住宿行業人員流動量大,複工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指導。
“这个阶段也是我们优化自身,提高产品品质,优化运营的好时机, 我们鼓励爱彼迎房东们在这个时候提升自我,或是学习民宿经营的相关知识,或是重新设计自己的房源,或是思考如何创新运营方式,以求在疫情结束,旅游需求回弹的时候能有所准备。”他说道,从疫情爆发到复工复产,对企业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都是考验。预计在疫情全面缓解之后的两三个月,整个消费服务业将会逐步恢复。“坚定信心,优化和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市场按下’重启键’时抢占先机。”
“春节本来是出境游、出省游、度假休闲游、探亲访友游的旺季,举家出行,旅行过年住民宿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主流过节方式。疫情爆发,大量的退订对整个行业和很多商户来说,無异于一场巨大的打击。” 途家相关负责人说道,平台商户多是普通百姓,背后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撑,他们准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迎接春节。疫情袭来,消费需求被掐断,现金流面临困境,短期来看商户收益严重受损,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影响到部分商户接下来的经营。
談到未來,這位負責人表示:對行業充滿信心,疫情後短租行業或將迎來大發展。此外,通過當前低谷時期,平台對于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的問題、民宿投資開發運營中的不成熟、不匹配的産品結構、尚需完善的運營方式等多維度的反思和升級,也將重塑産品和服務。未來,將有一批全新的品質産品湧現,爲後續行業反彈性發展做准備。
“我們相信,疫情之後的市場對高品質民宿的需求會很旺盛。我們也將通過提高商戶運營能力與扶持合作,挖掘培養更多的優質民宿供給,來滿足市場的高品質需求。”她補充道,不僅僅是國內遊,出境遊也將在疫情後呈現井噴發展上。
據了解,途家已優先在日本、韓國、泰國、台灣、香港等國人出行首選的國家與地區展開布局,並在海外重點城市設立本土化公司,同時加大與各國政企之間的戰略合作,爲疫情之後遊客出行提供落地服務保障做好充分准備。
面對複工潮,大多數民宿經營者則抱有較爲謹慎的態度,“修煉內功”、“積蓄力量”、“重建信心”等詞語高頻出現在相關回答中。
“我們也在努力學習和積攢力量,根據自己已經規劃好的發展路線,調整自己爲行業恢複做好准備。”西安民宿經營者謝女士告訴新旅界(LvJieMedia),在疫情期間她不但重新整理了房間設施,采買和替換了相關設備,而且抓住難得的空閑,爲未來的房客細化出行遊玩做了豐富的攻略。“從現在的趨勢來看,西安周邊遊已有回暖的迹象。接下來的時間,會繼續爲民宿恢複運營做好准備。”她說道。
一位在貴州的民宿經營者則認爲,“訂單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目前還處于民宿行業的寒冬時期,整個社會總體來講缺乏流動性。但這對于從業者來說,這也是一個回歸初心的窗口,是提升民宿經營能力的關鍵時期。”他坦言,這次疫情也讓其對于自己的經營能力,核心的商業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從現在來看,最先恢複起來的會是酒店行業。大多數的旅客在近段時間出行,都不會選擇民宿。但對于民宿行業,我們還有一份信心在裏面。”另一位在杭州經營民宿的從業者說道,按下“暫停鍵”的民宿行業,即便疫情結束後,市場可能也會面臨疲軟,仍需要慢慢“解凍”。
是“危”也是“機”
據調研公司凱度的問卷調查顯示,在1000多名受訪消費者中,疫情結束後78%的受訪者會恢複受疫情影響的旅行支出,近五成(49%)的受訪者對旅行的欲望強烈。對于近期複工之後的住宿業而言,商旅人士成爲出行主力人群,交通樞紐附近成爲熱選,消殺措施則是焦點。
“入住之前,我會非常關心住所距離機場或者火車站的距離,以及酒店周邊的公共交通是否方便。消毒殺菌措施,則是重中之重,會打電話仔細詢問前台。”一位近期于北京前往梅州出差的旅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大家都會盡量減少在公衆場合停留的時間。那作爲住宿的場所,這種密集度更高的地方,其中的各類硬件設施以及爲旅客提供的相關服務,也應該有一輪新的升級。在近期的出行中,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一些變化。
比如,在一些住宿區域,加大了自助入住設備的供應,提供“無接觸”服務;一些新興科技産品也被應用,最爲常見的便是語音AI智能客控和客房服務。“從入住體驗上來看,確實會更安全也更便捷與高效。”他如此評價這些變化。
“复工之后,各大酒店推出返工隔离房、卫生安心酒店,或者致力于智能化管理、在线销售等,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采取的经营策略。” 赵焕焱建议道,复工潮下的酒店行业,应该一面管理好现金流,一面研究市场新需求。反思发展模式、深度修炼内功、探索创新模式,经次一“疫”,面对未来,多元化运营、跨界经营的酒店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對于住宿業來講,這次疫情或許也是一次機會,上到經營邏輯和商業模式,下到面對突發情況下的應急之策,以及未來之轉型與再發展,都需要重新被思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從業者對于疫情過後住宿業的發展,是充滿信心的。
那麽,住宿業將如何在“陣痛”中“複蘇”呢?是否一定會出現“報複性反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文章來自用戶上傳分享,不涉及商業用途,只做討論使用。如有侵害到您的版權與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