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河源市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具體表現在:工業生産、財政收入增速回升,房地産市場産銷兩旺,金融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市場物價溫和上漲等,但固定資産投資、消費需求增速有所回落,重點項目推進緩慢,對外貿易持續低迷,利用外資後勁不足等問題亟待改善。
一、工業生産增速穩中有升,民營企業活力凸顯。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0.42億元,增長9.7%,增速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分別比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升2.9、1.2和0.2個百分點。分企業性質看,民營企業活力凸顯。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07.94億元,增長14.9%,增速比全市規上工業高出5.2個百分點,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92.1%,拉動其增長8.9個百分點。分所有制看,股份制企業領跑全市規上工業發展。全市規模以上股份制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15.90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達65.3%,增長13.8%,增速比全市規上工業高出4.1個百分點。分園區內外看,園區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全市工業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3.43億元,增長11.5%,增速比全市規上工業高出1.8個百分點。
二、固定資産投資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有所回落,重點項目投資推進緩慢。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33.16億元,增長15.4%,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今年前三季度回落14.0和2.6個百分點。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9.50億元,增長50.6%;第二産業投資205.76億元,增長26.0%,增速比全部投資高出10.6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59.5%,拉動全部投資增長9.2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投資317.90億元,增長8.8%。
房地産業較快發展。全市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151.71億元,增長29.9%,增速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293.73萬平方米,增長42.1%,增速同比提高17.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27.00億元,增長41.9%,增速同比提高18.1個百分點。
重點項目投資推進緩慢。全市完成重點項目投資178.43億元,僅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9.5%,與時間進度反差較大。
三、消費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市場物價溫和上漲。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9.26億元,增長11.4%,增速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但比今年前三季度回落了0.6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74.69億元,增長11.2%,鄉村實現零售額114.57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增速高于城鎮0.5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零售業是消費市場穩增長的主引擎。零售業零售額375.42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近八成,增長11.7%,增速爲四大行業之首,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出0.3個百分點。
物價水平保持穩定。1~11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同比上漲1.9%,處于溫和上漲區間。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2.2%,八大類消費品價格指數呈現“六升二降”態勢,其中食品煙酒價格漲幅較高,同比上漲4.2%。
四、對外貿易整體低迷,利用外資後勁不足。1~10月,全市進出口總額183.0億元,同比下降3.9%,其中,出口總額135.2億元,下降1.3%,增速同比分別回落1.5和6.2個百分點。1~10月,全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337萬美元,下降16.9%;全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7283萬美元,下降49.1%,增速連續6個月處于負增長區間,同比回落了19.8個百分點。
五、財政收入增速持續回升,金融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全市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16億元,增長3.5%,增速連續五個月回升,比1~6月低點(-2.8%)回升了6.3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9.58億元,增長12.2%,其中教育、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城鄉社區等關系民生的支出分別增長15.7%、88.4%、25.2%、20.5%和62.0%,增速分別比全部支出高出3.5、76.2、13.0、8.3和49.8個百分點。
11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21.86億元,比年初增長13.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83.15億元,比年初增長10.2%,增速分別比3月末、6月末、9月末提高6.1、4.5和1.7個百分點,信貸投放力度呈逐步加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