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70萬億元大關,GDP全年增速達6.7%。但作爲居民日常消費的最大載體,2016年全國開業大中型商業項目數量就比2015年增長了近35%。有限的市場,讓蜂擁的掠食者稍不留神,便淘汰無數。?
那在2016年,全國數千家購物中心、百貨商場中,哪家最賺錢?各大城市居民更願意去哪裏消費??
聯商網&搜鋪網通過多方渠道從華東、華南、華中、華北、東北、西北、西南七大區域數千家購物中心、百貨商場中遴選出各區域2016年業績TOP30,共計210個項目(不含港澳台)。統計數據顯示,這210家百貨商場、購物中心2016年合計實現總業績超過4140億元,平均每家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實現業績19.7億元左右。
其中,2016年業績超過或接近50億元的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共有13家(不含專業市場,排名不分先後),分別爲華東區的南京德基廣場、杭州大廈、上海豫園商城、上海IFC國金中心,華北區的北京SKP、北京國貿商城1-3期,東北區的長春歐亞商都、長春歐亞賣場,華中區的武漢武商摩爾城(含武廣、武漢國際廣場、世貿),華南區的深圳萬象城、廣州正佳廣場、廣州天河城、三亞海棠灣中免購物中心。
雖然不少購物中心的業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開始出現下滑,但是優質商業項目業績仍然保持上漲。
諸如北京朝陽大悅城,2016年全年銷售額達35億元,同比增長近30%,全年客流達2500萬;北京三裏屯太古裏在2016年前三季度錄得5%的增長,廣州太古彙購物商場則連續19個季度錄得增長……
一、區域總業績:華東大幅領先?西北吊車尾
從各區域2016年TOP30強的總業績來看:?
以江浙滬爲代表的華東遠勝其他地區,前30強代表2016年總業績約900-93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業績約30-31億元;?
以京津冀爲代表的華北拿下亞軍,前30強代表2016年總業績約730-76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業績約24-25億元;?
購物中心發達、百貨積弱的華南(加上福建)則獲得季軍,前30強代表2016年總業績約630-66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業績約21-22億元;?
華中地區(含安徽江西山東)由于武漢國際摩爾城(由3家商場共同組成)出人意料的奪得殿軍,前30強代表2016年總業績約550-58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業績約18-19億元;?
同樣酷愛消費的西南地區與東北地區並列第五,前30強代表2016年總業績約480-51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業績約16-17億元;?
西北地區居尾,前30強代表2016年總業績約370-40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業績約12-13億元。?
基本可以看出,自華東區以大幅度領先後,華北、華南、華中、西南、東北五大區域之間的TOP30總業績差距、單個項目平均業績差距均是越來越小,直至西北再次出現大幅下跌。?
二、店王集中度:華北最大?北京最霸氣
再來看各地區TOP30的市場集中度,不難發現,華北的市場集中度最大,前30強中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大城市占據了29席;其次爲華東和西南,東北市場則較爲勢均力敵。?
至于單個城市表現,按店王分布來看,各地區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商業城市依次爲:北京(21個)、上海(15個)、成都(13個)、深圳(11個)、西安(11個)、沈陽(9個)、重慶(9個)、廣州(8個)、大連(8個)、武漢(7個)、哈爾濱(7個)、鄭州(6個)。?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北京在區域TOP30店王數量上碾壓上海,但若要論2016年業績超過20億元的項目數量,上海實際上要超過北京。
?
三、市場份額:百貨西北陣容最強大?購物中心華南最強
而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糾結了許多年的市場搶奪戰,也終于在各區域有了結果。目前來看,華東、西南、華南三大區域明顯是購物中心占據比較大的優勢(部分購物中心仍保留了百貨主力店),而在東北、西北兩大區域反倒是百貨占據優勢。至于華北、華中,目前仍陷入膠著狀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基本勢均力敵。?
且以上榜單尚未納入奧特萊斯及市區免稅購物中心,如納入則各地(除了西北)均有項目晉級本地區30強。這些奧萊分別爲上海青浦百聯奧萊、北京燕莎奧萊、天津佛羅倫薩小鎮、北京賽特奧萊、北京首創奧萊、沈陽興隆大奧萊、成都時代奧萊、重慶砂之船西部奧萊、武漢盤龍百聯奧萊、長沙友阿奧萊、萬甯首創奧萊。免稅購物中心爲三亞海棠灣中免購物中心。?
四、店王背景:萬達一家獨大
最讓人意外的是,在對各區域TOP30項目的企業背景進行梳理時,聯商網&搜鋪網發現,萬達旗下雖然業績非常突出的項目不多,但在榜上有名的210個項目中,盡然也有35個項目入圍。究其原因,或是由于萬達在二三線城市布局最早,在西北華中等購物中心荒漠市場搶占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
至于其他企業,華潤、王府井、大商、茂業、大悅城、銀泰、百聯七大集團分別有8家、8家、7家、6家、4家、4家、4家入圍。其他22家企業如金鷹、興隆、太古、凱德、永旺、宜家、協信等則分別有2-3家入圍。?
五、奧萊業績:華北、華東遙遙領先
此外,聯商網&搜鋪網還通過多方渠道對2016年奧萊業績(不含港澳台)進行了統計。其中,華北、華東遙遙領先,2016年TOP5奧萊總業績分別達125億元、106億元,但隨著大量新奧萊于2015-2017年陸續開業、度過培育期,市場份額被攤薄將是在所難免。?
其後,西南、東北、華中三地TOP5奧萊的2016年總業績分別爲58億元、53億元、45億元。華南由于臨近港澳且以中小型城市奧萊項目爲主,故2016年TOP5奧萊僅實現總業績37億元,且隨著西北地區奧萊于2016年起陸續開業,華南奧萊市場在未來三年內恐被居尾的西北趕上。?
附2016年中國七大地區百貨商場、購物中心TOP30總業績對比(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