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以及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在北京發布《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望突破50萬億元。
荊林波還表示,在這50萬億元零售總額中,至少40%將來自互聯網銷售的貢獻。
根據7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
當前,在傳統的需求側三駕馬車——投資、進出口和消費中,消費對經濟的貢獻日益凸顯。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提升至66.4%,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2015年已突破30萬億元大關。
荊林波表示,一方面,未來我國的居民收入增長將快于GDP的增長;另一方面,新消費模式的出現將使消費變得便利,並能激發消費的潛力。基于此,流通産業未來的前景將非常廣闊。
根據報告預測,未來五年,我國流通業將面臨巨大的變革,可概括爲“五大變革”:消費成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創新高;城鎮化對流通空間布局的影響日益強化;信息化推動流通模式升級、效率提升;實體商業創新、轉型是大勢所趨;流通治理法制化、規範化和程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