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談刷臉支付,然而這一天卻依然沒有從實驗室落地到生活。
但一個視頻讓人懷疑,支付寶已經在默默搞事情。?
5月19日晚間,微博上流出一個短視頻,視頻中的妹子某終端上利用支付寶結賬時,不需要手機、也不用輸入賬號,僅靠刷臉和輸入手機尾號確認,就完成了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方面對此尚無回應。?
?
連手機都不用帶,但受邀用戶才能用?
不過視頻中也顯示,目前僅內測用戶可以使用該功能,有可能是該功能還在在小範圍測試。?
視頻顯示受邀用戶才可以使用
?
從前,我們出門需要帶錢包、鑰匙和手機。現在,我們依靠掃二維碼、被掃或者NFC支付,還是需帶手機,幾乎已經用不上錢包了,不過還是要帶上手機。而刷臉支付的方便之處在于,用戶在付錢的時候,連手機都不需要了,只靠臉。你的臉,就是你的賬號+密碼。?
視頻顯示,目前支付內側的“刷臉支付”,只需要完成兩步。?
?
第1步,人臉識別:用戶無需輸入賬號、密碼,支付設備直接進行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
?
第2步,手機號驗證,大概是爲了保證准確率,識別成功後,用戶還需要輸入支付寶綁定的手機號的後4位,做雙因子驗證。?
輸入手機尾號
?
都能刷臉登陸那麽久了,爲什麽還不能刷臉支付?
其實早在2015年3月,在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馬雲就現場演示了“Smile?to?Pay”,即“刷臉支付”。該支付認證技術由螞蟻金服與Face++合作研發。?
可惜的是,当时外媒表示,技术还不成熟,实现起来还是有难度;同年,支付宝在发布9.0版本时引入人臉識別技术,主要是用户刷脸登陆:你拿起手机,对着镜头抛个媚眼,摇一摇头,就能直接登陆,可是刷脸支付,却还迟迟未能实现。?
隨後百度、騰訊以及一些商業銀行也上線了類似識別的技術,但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用戶登陸、支付風險校驗等,真正的刷臉支付還沒有實現過。?
氪星讀者可能會很好奇,既然刷臉登陸都可以了,爲什麽刷臉要那麽晚捏?其實,與“刷臉登錄”相比,“刷臉支付”難度會更高,這也是這一技術遲遲沒有商用的原因。?
36氪此前介绍过,人臉識別分为两类:?
一類是人臉確認,是一對一進行圖像比較的過程,將某人面像與指定人員面像進行一對一的比對,根據其相似程度來判斷二者是否是同一人,相似程度一般以能否超過某一量化閥值爲依據。?
“刷脸登录”的原理就是这种,用户在自己的设备(手机)或输入自己的账号,再进行人臉識別。系统会调取此前用户认证时的照片,进行1:1的对比,看两者是否为同一人。?
另一類是人臉辨認,是一對多進行圖像匹配對比的過程,將某人面像與數據庫中的多人的人臉進行比對,並根據比對結果來鑒定此人身份,或找到其中最相似的人臉,並按相似程度的大小輸出檢索結果。?
美国机场里的刷脸安检、乌镇互联网大会中的刷脸注册系统,人停留1到2秒即可通过,这就是1比N的人臉識別。“刷脸支付”也属于这种:用户無需携带任何设备,也無需输入账号。系统直接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通过1:N的对比确定用户身份,完成支付。?
所以,這裏提到的刷臉支付,不是單純地你拿著手機在淘寶上買東西,輸入完自己的賬號之後,再刷臉,而是直接憑借你的臉,連賬號密碼都不用輸入,這樣的用戶體驗,可能會更爽,才能做到線下買單不用手機。?
換句話說,手機支付取代了錢包,刷臉支付可以取代手機。但這要求系統得從成千上萬的人中准確識別特定的一個,這對運算速度、識別精度的要求更高。從流傳的這則視頻來看,支付寶已經率先邁出了從實驗室到商用的最後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