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物流配送中心是零售物流運作的樞紐。在全新的零售模式下(全渠道、多種銷售模式結合等),零售物流中心的建設也需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在本篇文章中,具有豐富零售物流中心建設經驗的普羅格公司將結合該公司完成的具體案例介紹全新零售時代,物流中心建設的具體方案、發展趨勢等。
在零售行業中,物流配送中心是集加工、理貨、訂單處理等多種職能于一體的物流結點,具有商品存儲、訂單處理、商品加工等綜合能力,是零售物流運作的樞紐。在新零售時代,零售行業形成線上線下融合、全渠道銷售發展的全新模式,由此也必然要求零售物流體系的建設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如今的零售行業競爭激烈,尤其是零售物流中心,要面對更複雜的訂單處理,更及時的響應需求,這都給零售物流中心的建設提出新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物流技術服務商必須給客戶提供全新的設計建設方案以滿足客戶最新的需求。在這方面,普羅格對行業的變化有著深刻的感觸,也已經積累了比較成熟的建設思路和方案。
商貿零售行業的發展變化
零售和商貿流通領域發生的變化,主要是隨著人們的消費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如前端場景、消費渠道的多元化和數字化,導致後端的運營、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對物流中心作業效率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終端消費者千人千面使得訂單越來越零散,怎麽能快速准確的處理這些零散的訂單,在極短的時間滿足終端消費者,才能快速抓住客戶消費心理、得到好的客戶服務體驗。這都需要物流中心具備更強大的作業能力,並能平穩的應對比均值大幾倍的峰值處理能力,進而對物流中心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
2.對物流體系管理統一化要求越來越急迫。由于後端的運營體系需要支撐多個渠道、N個場景,需要有統一的商品管理、訂單管理、配送管理、庫存管理、客戶管理等。集約的管理帶來的是整體庫存的可視化。因爲客戶體驗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提高客戶服務體驗的同時也能降低物流運營成本,只有通過規模效益,資源共享方式來實現。這就要求物流中心進一步提升標准化管理,對平台化系統的需求越來越急迫。
3.零售行業線上線下全渠道建設要求已呼之欲出,應急物流也已成爲當下熱門話題。當不確定的自然災害出現時,切斷交通、區域封鎖的情況下,如何能快速突圍,特別是一些非必選品零售企業如何保證經營不受影響,這就需要零售企業部署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通道,通過線上消費、線下門店物流來保證。
全新零售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亮點
以普羅格實施完成的某休閑食品物流中心建設爲例。在普羅格接手這個項目時,這個項目已經有了一個建設方案,但是未能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普羅格首先對客戶需求進行方案的論證和分析:此項目業主是休閑食品零售企業,項目建設主要是服務門店業務。由于未來開店計劃增長非常快,商品周轉時間短,聚集在不遠的未來幾年吞吐量將較現在直接翻5倍,項目原有方案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在不耽擱工期和客戶信任的情況下,普羅格集中專家力量,將方案重新進行規劃和細化,重新進行流程設計、設備選型及與基建計劃,方案修正在一個月內全部整理完成。
在整個方案設計中,普羅格是將成熟物流設備進行重新組合,實現機械效率最大化,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1.樓層布局,按品種模組化設計:整個建築分爲5層,第1層爲出入庫區,2-5層均爲獨立布局,每個樓層均爲全品類,隨著業務增加,決定啓用對應樓層,未被啓用樓層可做其他用途,從而提高單位面積作業人效和降低單位面積作業成本。
2.規劃AA品重力式貨架揀選區:AA品爲出庫頻次高,單訂單單品非整托出庫品種,但單日出庫量大,爲減少對堆垛機資源占用,在2-5層設計AA品重力式貨架區,由立庫先將品種補貨到此區,每個貨位可存放3-4托的量。出庫時,只要在這個庫區有的品種非整托出庫任務均分配到此區,這個設計是將立庫作爲儲備庫,負責整托進出、實現托盤的快速周轉,樓層作爲揀選區,實現多品種快速揀選,降低堆垛機機械能力對快速分揀制約的風險。
3.規劃出庫分揀到店的模式,減少二次搬運:新方案的重新估算,出庫流量可達到1萬箱/小時,采用原有按路線粗分滑道的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通過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進,引入萬向轉子的方式,實現傳統滑道分揀後再進行二次分揀,主線下設10條主幹滑道,每條主幹滑道再設置5個方向的支線,最後通過DPS方式分揀到籠車,一個籠車一個店,當籠車裝滿後,直接到裝車暫存區,暫存區再到車,較傳統模式比減少了從滑道到集貨區、集貨區到車的2次人工搬運,提高集貨效率。
整個方案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利用傳統設備組合,實現高流量的的精細化作業,在整個進貨、出貨過程中不存在瓶頸,將單位面積裏的坪效實現最大化。
針對不同業務需求設計不同物流方案
零售行業涵蓋廣泛,不同業務模式的零售企業其物流中心建設也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是大道至簡,道理相通,任何一個零售物流項目的開展都離不開如下四步:先做規劃,再根據規劃匹配適合的系統和設備,最後通過運營導入來保證規劃的效果。一般零售企業按商品分類有服飾、快消品、圖書等,要針對不同的行業究竟選擇最適合的模式,例如以下幾個情況。
第一,以服裝銷售爲主的零售物流中心。
服裝自身的産品特點是季節性強、個性時尚規格多、産品叠代快及O2O趨勢明顯,其對物流系統的要求是既需要保證流量也需要保證存量。如服裝潮牌電商企業,客單件品種在3-5行,每個客戶的訂單需要進行集中包裝,考慮到委外加工及庫存産品的出庫的同步性,需要設計出庫緩沖區,作爲一個集單池,而集單池的設計可以通過輸送線、穿梭車密集庫方式進行緩存,從而保證同一客戶訂單的同步性,最大化讓揀選、播種及打包環節有效周轉。
第二,以快消品銷售爲主的零售物流中心。
其産品分爲直通型和存儲型,對應業務特點存儲型日雜休閑食品存儲量大、訂單形態複雜(分大賣場和便利店)、異型品多、拆零量大,對應物流策略對于單品量大的采用密集型托盤貨架存儲方式,如托盤高位貨架、托盤立庫、四向車庫等;異型品則單獨存儲和處理,一般采用普通地堆的方式;拆零量大的品種一般采用自動原箱補貨的方式,流利式貨架存儲,保證補貨的便捷性及揀選的適用性。
第三,圖書行業的物流中心。圖書一般分爲教材輔材類和一般圖書類,教材輔材季節性強,基本上屬于直通型商品,到貨後直接進行月台分揀,直通分揀方式一般有RF紙單分揀、門架式電子標簽分揀及機器人貨到人分揀方式;一般圖書類,品類多、訂貨周期規律性強、拆零量大,屬性特點非常明顯,對應物流策略,需要設計大量零貨存儲位,揀選面積大,一般采用貨到人的方式,如箱庫貨到人、AGV貨到人的方式。
總而言之,需要對服務對象進行充分的調研,選擇合適的規劃,快速滿足客戶需求,提高客戶體驗感,從而抓住銷售流量,在行業中屹立不倒。
未來挑戰及趨勢預測
隨著人們的消費習慣的變化,互聯網、雲服務、大數據將一直是個熱點,也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産物。隨著應急物流的出現,零售物流在市場的地位上更進一步提升,線上線下物流一體化發展,實現小區經濟,是中小型企業轉型的方向。
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零售行業沖擊很大。零售行業正常運營是保證民生的重要因素。這樣的事件使得零售企業必須要思考,如何保證零售行業的物流體系、服務體系能夠在受到壓力和沖擊的情況下正常運行。特別是零售中細分的生鮮行業,如何實現“到店+到家”一體化的服務模式,將成爲未來零售物流中心的建設和運營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