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新發多發等多重挑戰,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落實落細國務院、省和市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持續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和調度,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增長。
一、工業主導産業繼續領跑
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666.61億元,同比增長3.2%。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名前十的行業中,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分別是20.8%、11.1%、7.3%、5.2%、5.2%。前十大行業共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1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5.9%。
現代産業穩步增長,先進制造業占比保持在五成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已經成爲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展現佛山工業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新活力。
——先進制造業占比持續提高。1-10月,先進制造業增加值2358.47億元,增長5.3%,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爲50.5%,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均保持較高增速,分別增長10.8%和9.6%。
——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8%,高于規上工業4.6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2.1%;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15.3%;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2.1%。
二、項目投資較快增長
1-10月,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下降3.4%。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36.9%,第二産業投資增長6.9%,第三産業投資下降6.8%。
——項目投資占比持續提升,工業技改投資增長較快。分類型看,項目投資增長11.2%,比前三季度上升0.4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爲51.1%,較前三季度比例上升0.8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6.9%,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6%,比前三季度上升1.0個百分點。
——新入庫項目拉動作用明顯。1-10月,全市項目投資(不含房地産開發)共入庫1926個,計劃總投資2895.03億元,1-10月完成投資拉動項目投資增長40.3個百分點,拉動總投資增長17.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項目有1237個,計劃總投資1268.56億元,完成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達38.6%,拉動工業投資增長41.3個百分點。
三、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1-10月,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49.86億元,同比增長1.8%,比前三季度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2831.21億元,增長1.9%;餐飲收入218.65億元,增長0.1%。
從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別看,升級類商品銷售延續上月高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家電分別增長385.4%和175.6%。智能手機、煙酒類、金銀珠寶類、文化辦公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分別上漲58.2%、17.8%、8.8%、4.2%。
四、進出口增速小幅走高
1-10月,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5608.80億元,同比增長7.4%,比前三季度上升0.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710.60億元,增長9.6%;進口898.20億元,下降2.5%。
五、財政收入保持正增長。
1-10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2.96億元,同比下降3.78%(自然口徑),扣除留抵退稅後同比增長0.6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5.75億元,同比下降3.78%。稅收收入總額(含海關代征稅)1209.26億元,同比下降17.97%,降幅較前三季度收窄2.18個百分點。
五、金融存貸款穩定增長
截至10月底,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32萬億元,同比增長15.29%,增速比9月末回落1.0個百分點;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79萬億元,增長10.54%,增速比9月末回落0.13個百分點。
六、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漲幅回落
1-10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3%。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7%,衣著價格下降0.2%,居住價格上漲0.8%,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7%,交通通信價格上漲6.8%,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9%,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2%,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4%。
1-10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3.8%,增速較前三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同比上漲4.1%,輕工業同比上漲3.4%。
下一步,全市上下要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爲統領,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充分利用好、認真落實好國家、省和市一攬子穩增長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強化經濟監測預警分析的成果轉化,加大重點企業服務力度和中小企業纾困解難,力促項目投資、工業投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危機感,奮力實現全年經濟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