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熱潮中,僅在天貓平台,佛山“剁手黨”就貢獻了16億元。與線上活躍相對應的是,佛山的實體消費市場也同樣暢旺。11月11日,祖廟商圈內不少購物廣場均變成了商家的活動場地,消費者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在禅城的核心商圈盡情“買買買”。
禅城各大核心商圈人流暢旺、市民消費活力被激發,與近幾年禅城不斷發力商圈轉型,營造良好的商圈氛圍密不可分。特別是今年以來,不少商場開始探索新零售,想方設法增強顧客消費體驗,提供特色服務,因此“吸粉”無數。
消費零售行業一直是禅城經濟的重要支柱。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禅城的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住宿業營業額、餐飲業營業額的增速依然保持全市領先水平。禅城區區長孔海文表示,接下來禅城要繼續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商場原創IP引銷售額翻番
11月11日,一只眼簾低垂,神情姿態妩媚的貓賺足眼球。位于季華路商圈的佛山印象城推出“貓娘娘護爪節”,以折扣活動爲消費者“護手”。
“貓娘娘”是佛山印象城的原創IP,該IP甫一出現,就顯示出強大的“吸粉”實力。“雙十一”當天,商場內每個商鋪內的“貓娘娘”均被顧客團團圍住,商場單日客流量達4萬多人次,同比上升25%,商場的總體銷售額更是比去年上升了110%。
除了以IP“吸粉”外,禅城核心商圈的各家商場紛紛推出折扣優惠,刺激市民消費。全場五折、購物送金豬、滿減優惠、砸金蛋送禮品……比起網上的“燒腦”優惠,禅城實體商場“雙十一”的折扣簡單直接,讓利于市民。
興華商場被譽爲每年“雙十一”的“折扣王”,其一樓不少品牌的鞋子專櫃都推出五折讓利活動,吸引一大批會員和優質客戶“掃貨”。
“從商場開門到中午1點半,我們一直都在忙,飯都顧不上吃。”興華商場某鞋子專櫃的銷售員介紹,興華商場的“雙十一”折扣活動每年都會如期舉行,鞋子比平時最低折扣便宜幾十到幾百元,通過這個活動,如今興華商場已培養出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很多熟客都在11月前控制自己的消費,等到“雙十一”,結伴到興華商場搶購鞋子。
經曆了數年的演變,“雙十一”如今已成爲線上線下的購物節日。色非、西伍等品牌商在佛山創意産業園多年,是佛山最先一批探索O2O的“淘品牌”。這兩家線下店鋪早已打通了線上線下資源,實現同步營銷相互引流。不少消費者在“雙十一”遠道而來,專門到實體店內試穿、購物。
“色非的線上線下價格是一樣的,線下購物多了體驗環節,這是線上購物無法實現的。”市民肖玉在“雙十一”當天,專門從順德龍江來到佛山創意園內的色非門店,一次買了3雙鞋子。這次她完全沒參與網上購物,因爲“到實體店購物能立買立用,無需等快遞”。如果顧客一次性買太多商品,難以提回家,店家還提供免費郵寄到家服務。
從輻射廣佛到吸引全國消費者
禅城各大商圈、商家在“雙十一”成果豐碩,離不開近幾年禅城對整體營商環境的打造,以及商家發力轉型適應時代發展的努力。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興華商場、百花廣場爲首的一批百貨商業陸續崛起。近十年來,無論是“過江龍”還是“地頭蛇”都紛紛紮堆,在禅城開設大型購物中心。而近幾年,禅城商業更是經曆了社區商業的突進,還有今年開始的新零售的局部探索。
營商大環境之變給各大商圈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禅城的幾大核心商圈也與商家一起,奮力前進。以祖廟商圈爲例,從被周邊城市商業吸引資源、被社區商業稀釋份額,到吸引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消費者前來消費,祖廟商圈近幾年的發展備受業界矚目,這得益于商圈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引入新鮮血液,打破常規,探索新零售吸粉攬客。
正佳YOUNG就是其中代表。今年“十一”黃金周,備受關注的正佳YOUNG對外揭開面紗,重點打造奇幻森林、動物王國、民俗經典、科技之光、鋼鐵叢林、次元藝術、浪漫風情七大特色業態。其運營方正佳金控集團一開始就已宣布將以新零售打造該商場,爲佛山市民帶來購物新體驗。開業至今,該商場陸續推出各種周末課堂,在體驗式消費、文化營銷上下足了功夫。
利用IP活動來引流,成爲禅城商貿界的一股新風潮。除了印象城外,嶺南天地早在幾年前已開始了卡通IP活動的探索。嶺南天地IP展覽和品牌活動對于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十足,今年以來推出吃豆人、漫威以及近期的小豬佩奇主題展覽都深受消費者喜愛,吸引了珠三角的消費者前來參觀、消費。經過5年的打造,嶺南天地目前已成爲廣佛知名的文化、商業、旅遊地標。
祖廟商圈通過整合文化資源與旅遊資源,形成獨特的商業優勢,突破就近消費的瓶頸,對不少年輕的、具備購買力的遊客呈現吸引力。
對于禅城的老牌商場順聯國際購物中心來說,轉型是近幾年零售商業發展躲不開的話題。在一年多前完成裝修,作了一番業態調整後,如今兼顧高端和“接地氣”兩種氣質,最近更是引進網紅店“喜茶”等,以餐飲服務業和零售商業聯動,打造一站式購物環境。
■聚焦
禅城核心商圈如何拉動消費“新引擎”?
專家建議:合力構造消費生態圈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禅城的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住宿業營業額、餐飲業營業額的增速依然保持全市領先水平,這些行業對禅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在全民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禅城核心商圈如何拉動消費“新引擎”?
順聯國際購物中心策劃總監葉輝宇認爲,佛山的商業格局在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商圈和各商場不因應消費者變化的需求而作出調整,難以讓市民“埋單”。
“目前禅城部分商家已經動起來,對原有的商業模式進行轉型升級或開始探索新零售,有的商場和商圈已經取得不錯的成效。”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表示,目前不少商場正在創新思維,對新零售進行小範圍的探索,但總體來說,新零售代表的是整個零售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是一種整體的創新,是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來實現的。大商場、購物中心需要真正探索新零售,借新零售激發新消費,需要走很多路,不可能一步到位。
他認爲需要提醒各商家的是,不要一窩蜂地去學習新零售,絕大部分的零售企業仍然可以在原來的模式下創新變革,開創一番新天地。
王先慶表示,對于消費市場的推動,單純依靠一個商圈或者幾個商家做促銷活動來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意義不大。拉動消費,需要有關部門通過規劃、引導,來進行大範圍的整體推動。
“消費的問題不能割裂來看,僅單純從某個業態、領域入手,而是需要從整體的商業氛圍、産業鏈、生態鏈的角度看,構造消費生態圈。”王先慶說,只有構成産業鏈、生態鏈等,激發區域整體的商業效應,才能吸引更多的本土消費,同時吸引外地人遠道而來購物。例如,廣州番禺的萬博商圈是較爲成功的商圈,其旅遊、餐飲、娛樂、購物等商家共同發力,番禺有關部門則與企業、協會、媒體協同,每年吸引著大量“粉絲”前往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