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消費市場亮點紛呈,給百姓帶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目前,國內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消費升級步伐不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2個百分點。
雲上選購,線上裝修
新零售成爲經濟助力
【鏡頭】節日期間,上海某會計師事務所部門經理何磊打算把家裏重新裝修一番。“朋友推薦了一家智慧家居店,讓我大開眼界。”何磊介紹,門店采取人臉識別技術,無需注冊,“刷臉”購物即可。通過360度全景複刻技術將整個門店進行三維複刻,以全景環繞的形式呈現在雲屏上。顧客可以隨意滑動屏幕上的畫面,點擊商品上的錨點進入雲貨架,完成在線選購。
“更神奇的是,在VR體驗中心,我輸入自家小區信息並選定裝修風格、家居用品。戴上VR眼鏡,眼前瞬間出現了立體真實的現代簡約家裝,讓我提前看到新家的模樣。”說起智慧家居門店,何磊喜不自禁。
消費不再只是簡單的買東西,新需求推動供給側創新,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推動下,刷臉支付、電子標簽、智能雲貨架、AR試衣/試妝等新科技給消費者帶來了多功能化的全新消費體驗。
阿裏巴巴數據顯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成爲實體零售的振興密碼。今年天貓“6·18”促銷期間,線下超過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智慧門店同步參與活動,僅6月18日當天就吸引約7000萬人走進商場參與線下購物,新零售智慧門店客流量比同地段門店平均高出50%以上。
“當前應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形成更多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通過供給創新釋放消費潛力。”趙萍坦言。
服務領域,增勢明顯
新熱點注重精神體驗
【鏡頭】“國慶期間,我帶兒子參加了成都國際熊貓音樂節,既享受音樂盛宴,又共度親子時光,一家人都很高興。”成都某民營企業員工胡秋實說,此次音樂節在傳統音樂節基礎上,設計了“熊貓大街”“熊貓劇場”和“熊貓運動會”三大熊貓體驗區域,“我兒子最喜歡的就是熊貓主題的兒童舞台劇了”。
胡秋實說,自從兒子出生,文化、教育消費成爲家庭最大的消費支出。“自己喜歡聽音樂,兒子是個熊貓迷,成都國際熊貓音樂節不僅滿足了家長的文娛需求,同時實現了親子互動教育,一舉兩得。”
消费升级趋势下,人们也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比实物消费增速要快,目前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约为50%,成为消费新热点。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當前我國服務消費需求旺盛,8月份全國餐飲收入3516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高于商品零售0.8個百分點。6—8月暑期檔電影總票房174億元,再創新高,預計全年電影票房將突破600億元。國慶期間旅遊供需兩旺,親子遊、休閑遊、自助遊、自駕遊成爲熱點。
城鄉同步,深挖潛力
新需求開辟消費藍海
【鏡頭】“前段時間我在淘寶上花600多元買了三支電動牙刷,家人沒用過這個新奇玩意,用了都說好。”家住雲南普洱的李慶娟表示,如果不通過代購或者網購,有些牌子的商品在普洱這種小城市不太容易買到。
“過去咱哪懂網購啊,都是這些年跟著女兒學的。現在我有時連柴米油鹽都喜歡在網上買了,東西品質好、便宜又方便。”又到了國慶,各個商家推出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李慶娟正打算再選購點日用品。
与一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居民住房开支较低,物价便宜,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随着電子商務和交通物流的延伸拓展,海淘、网购逐渐成为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
今年以来,农村地区和农产品网络零售成为亮点。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6322.8亿元,同比增长34.4%,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5.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4.3个百分点。商务部日前表示,2018年電子商務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已全面实施,将大力推进农村产品和服务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