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領域,人們喜歡用熱錢(Hot?Money)來形容那些爲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投機性資金。一般情況下,房地産、股票、貨幣、貴金屬以及農産品都是熱錢炒作的常見題材。而在一些風口産業,蜂擁而至的各路資本中,亦不乏投機性資金的“諜影重重”——比如,當前炙手可熱的“新零售”。
?
???????在“新零售”號角的鼓舞之下,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實體零售業。前兩年的風口是“O2O”,2015年前後共有500億熱錢燒在了這一領域。而現在,它們又重整旗鼓,瞄向了此前並不被看好的實體店。
???????反映在微觀層面,那就是融資、並購案例的不斷發生。根據《第三只眼看零售》不完全統計,2016、2017兩年發生在零售連鎖領域的融資、並購案例共計超過100起,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筆者認爲,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字。事實上僅阿裏一家,它在去年一年圍繞“新零售”開展的投資額已經達到500億元。大規模資本的進入,使得零售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首先,大型零售企業或者有望擠入頭部市場的創業型零售企業借助資本玩命擴張,它們的策略是以金錢換取時間和市場份額。比如,永輝集團董事長張軒松就曾表示,超級物種明年要開出100家,並且要開到美國去;再以最近火熱的猩便利爲例,這家創立只有數月時間的獨角獸企業,不久前獲得3.8億元A1輪融資,其無人貨架可觸達的網點數已經超過10000家。這兩家企業高速擴張背後的推手便是資本。
??????其次,中小型零售企業心態生變,與資本融合幾乎成爲共識。不久前生鮮傳奇完成2億元融資。這家憑借30家門店數獲得10億元估值的生鮮折扣店給同行産生極大刺激。中國人有個奇妙的心態:乞丐不會嫉妒百萬富翁,但會嫉妒比自己混得好的乞丐。因此,當看到跟自己具有可比性、近在身邊企業獲得資本高度認可,其內心波瀾可想而知。“我們對標的企業就是生鮮傳奇,2018年要突破200家”。杭州一位生鮮社區店經營者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
??????因此,在資本促動下,阿裏這樣的布局者、瞄准“新零售”概念的投資者以及內心動搖、糾結的實體店經營者,三種角色共同繪制了一幅當前零售業的浮世繪。銀河系創投合夥人蔡景鍾表示,並非僅僅零售業是這種狀態,可以說中國目前任何行業、任何産業都是這個樣子,它們還原了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最真實的面貌。
全民PE:投了1200萬
他把自己從LP投成了企業主
??????1961年出生的張忠義正式開啓了他的“北漂”生活,他在北京東二環銀河SOHO附近租了一套房,距離公司走路不超過十分鍾。“北京現在正在取締群租房和隔斷房,還好我的住處是通過正規渠道租來的,我不在被清除群體之內”。張忠義開玩笑稱。
???????作爲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張忠義已經在上海安家。按照他這個年齡和所積累的財富,應該到了財務自由、享受生活的階段,只不過,一年前的一次投資讓他不得不抛棄上海穩定的生活,重新回到北京打拼。
???????張忠義此前從事高端家居品的外貿生意。通過多年經營,他創辦的企業年銷售額超過三億元,淨利率超過12%,擠入家居品出口領域的第一陣營。當年2008年那段時間,在美國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國內四萬億項目引發通貨膨脹以及人工成本上漲“三座大山”的重壓之下,張忠義的外貿事業一度進入低迷。
?????“于是我們考慮到轉型,當時透過中美家居産業的對比,已經可以預見到中國家居産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出口轉內銷是當時的主流做法。我們嘗試在淘寶開設網店銷售自己的外貿商品,但由于不懂零售和互聯網經驗不足,賠了幾十萬之後最終不了了之”。張忠義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
???????但是作爲一名有眼光的投資者,張忠義並沒有將自己積累的財富投在二級股票上面,而是作爲LP(有限合夥人)參與了一些優質私募股權投資。“我是把自己生活之余的錢投在了優秀私募上面,在中國雙創背景下,這群私募基金管理人是最有眼光的人”。張忠義表示。
???????兩年前,張忠義作爲LP投了峰瑞資本,峰瑞資本創始人李豐是中國消費升級非常成功的投資人。隨後通過峰瑞資本副總裁黃海的牽線加入了一個叫做“好物APP”的家居新零售創業項目。
????“我是做家居用品生意的,當你把中國市場當做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來看,你會發現它在高端家居用品方面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經常有朋友來參觀我們外貿商品的樣板間,發現大部分商品在國內買不到,樣式漂亮、品質優良,價格也很便宜。這個時候,’好物’這個項目進入我的視野,它是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來打造終端渠道。”張忠義表示,“’好物’是由四個斯坦福畢業的海歸所創辦,峰瑞資本是它的天使投資人”。
??????據張忠義介紹,他先後在“好物”項目共投資1200萬,到目前爲止,他自持股權再加上所代持的股權激勵池合計超過50%,張忠義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大股東。與此同時,張忠義的身份由原來的聯合創始人成爲了企業CEO。
???“之前我是主管供應鏈的聯合創始人,但後來董事會認爲我懂供應鏈和産品開發,便推舉我成爲CEO。投資並直接參與好物的創業是我離開家人從上海來北京北漂打拼的主要原因。我自己心思完全放在了’好物’項目上面,原來的家居出囗公司業交給了合夥人來打理”。張忠義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
??????某知名投資人曾經說過,失敗的投資人往往會把自己從LP投成企業主(投著投著被套進去)。現在看來,張忠義是一位真正意義上從LP自願投成企業主的投資人。不過,總體而言他還算幸運的。好物在他帶領下正在快速健康成長。
????“‘好物’項目預計明年開始月度盈利,開出第一家線下旗艦店。我們正在做融資計劃,初步估值爲1.5億元”,張忠義表示。如果1.5億的估值能夠被資本認可,那麽張忠義先前投入1200萬至少翻了好幾番。
??????張忠義的案例只是近年來各路資本在“新零售”號召之下進入零售領域的一個縮影。在其背後,是我國“全民PE”的興起中,傳統産業互聯網化,深度參與消費升級的一個側面。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底,私募的管理規模達到10.98萬億元。而在其中,股權私募貢獻了主要力量,最新實繳規模數據顯示,股權私募規模達到4.77萬億元,是證券私募的1.71倍,占總規模的一半以上。而這些數量龐大的基金,有一部分便通過“新零售”進入實體店。
?
資本凶猛
未來零售業呈現三大格局
???????如果說張忠義這樣通過私募股權基金進入零售業的資本對行業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話,那麽阿裏這樣的資本大鳄並購大型零售企業給業界帶來的震撼則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
??????不久前,阿裏巴巴集團宣布以224億港幣(約190.2億元人民幣)收購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消息一出,震驚業內。盡管在此之前,阿裏相繼並購銀泰、蘇甯、三江購物、新華都等若幹實體零售企業,但從來沒有哪家企業如大潤發這般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大潤發是業界公認的“大賣場之王”,如果連大潤發都委身互聯網資本了,那我們抵抗還有什麽意義?《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爲,密集進入零售業的各路資本對中小零售企業家心態的影響非常巨大。
???????首先,與資本融合成爲中小零售企業的普遍心態。“此前很多零售企業家都想著基業長青,創個百年企業什麽的,而在互聯網+資本的格局之下,零售企業家心態回歸現實,只有結合資本,才能帶來安全感”,重慶果琳水果創始人秦洪偉表示,“我們也有融資的計劃,不過目前體量較小,等發展到一定規模再說”。
???????其次,B2VC想法漸起,泡沫開始滋生。大量資本湧入使得零售業這個靠實體店基本功吃飯的行業逐漸滋生出互聯網那套專門瞄准投資人以圈錢的浮躁心態,也就說有人批評的B2VC模式。
???????筆者曾經遇到杭州一家社區生鮮店。其創始人號稱它是“杭州市場最接近生鮮傳奇的模式,並且要在2018年突破200家門店”。但實地考察過這家企業的一位零售高管表示,“看了兩家店,有一家店是關閉的。另外,它在選址、選品、用人方便都存在問題”。
?????“新零售”的口號喊了一年多,到目前爲止,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資本在零售業格局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除了上述影響中小零售企業心態之外,在資本促動下,《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爲零售業將呈現如下格局:
???????1、寡頭崛起。實體零售業此前從未出現過寡頭時代,此前我們的判斷是未來大賣場很有可能出現“永輝-大潤發”並存的雙寡頭局面。但當時缺少了對資本和互聯網因素的考量。如果我們重新來思考,在互聯網+資本的格局下,零售業會進入寡頭或者多寡頭的時代。它們有可能是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亦或是新進市場的某個黑馬,但最終會像滴滴與快的、攜程與去哪兒、美團與點評那樣的方式進行合並。
??????2、泡沫破滅,哀鴻遍野。大量“熱錢”湧入自己並不熟悉的行業,再加上零售業比較複雜,其中的陷阱很難識別,一旦盈利模式無法形成或者後續資本無法跟進,泡沫便會破滅,到時候無論是資本亦或者被資本吹起來的僞商業模式都會哀鴻遍野。
??????3、從供應鏈到零售終端的大整合。中國流通渠道一直以來都是代理制的天下,而資本抑或大型零售商都在做的一個事情就是壓縮中間環節,提升流通效率。而在資本和互聯網技術的促進下,從供應鏈到零售終端的整合最終會超效率最佳的方向進行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