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面對冬春疫情考驗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科學精准實施宏觀政策,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生産需求擴大,市場活力提升,就業物價穩定,民生保障有力,經濟持續穩步恢複。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我市地區生産總值爲826.47億元,同比增長18.8%,兩年平均增長3.9%。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爲15.30億元,同比下降0.8%,兩年平均下降3.9%;第二産業增加值爲311.72億元,同比增長29.8%,兩年平均增長1.5%;第三産業增加值爲499.45億元,同比增長13.4%,兩年平均增長6.8%。
一、農業生産總體平穩,産品産量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珠海繼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開展春耕春播、畜牧水産養殖等各項工作,加快“菜籃子”重大民生工程建設,采取多項措施加快恢複産能,農業經濟發展平穩有序。一季度,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5.81億元,同比增長1.7%。主要農産品生産穩定,蔬菜及食用菌産量同比增長1.5%,瓜果類産量同比增長171.4%,水果總産量同比增長1.3%。春耕備耕生産工作進展順利,農資和農機農具保障充足,在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激勵下,全市糧食生産保持良好態勢,早稻種植面積3.37萬畝,預計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7.39萬畝以上。生豬産能顯著恢複,全市生豬飼養量5.84萬頭,同比增長324.8%。
二、工業生産穩步回升,現代産業體系加快建設
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加快釋放、世界經濟逐步複蘇,全市工業生産持續加快,工業經濟恢複向好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88.76億元,同比增長38.0%,兩年平均增長4.6%。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8.2%;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3%,兩年平均增長4.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2%,兩年平均增長5.5%。從支柱産業看,家電電氣業、電子信息業、電力能源業、生物醫藥業、精密機械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0.5%、24.4%、26.7%、59.6%、39.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8%、1.7%、1.2%、27.9%、4.8%;石油化工業同比增長28.1%,兩年平均下降1.5%。從現代産業看,工業新動能穩步增長,推動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季度全市先進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2.1%、28.7%、34.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爲57.1%、35.4%和31.9%,兩年平均分別增長4.8%、2.1%、8.5%;部分高技術産品産量快速增長,集成電路圓片、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光學儀器等上遊高技術産品産量同比分別增長133.1%、214.3%、400.0%和393.9%。
三、服務業複蘇向好,新興服務業快速增長
一季度,服務業呈現穩定回升態勢,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9.59億元,同比增長58.1%,比2019年1-2月增長37.5%,兩年平均增長17.3%。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1.3%、47.5%,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5%、23.1%。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交通運輸業活力逐步恢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9%,兩年平均增長6.1%,全市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39.8%,兩年平均下降0.9%;水上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92.7%,兩年平均增長47.2%;機場旅客吞吐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50.7%、15.1%,兩年平均分別下降18.8%、3.9%;1-2月,全市郵電業務總量同比增長56.5%,兩年平均增長47.5%。房地産市場回穩向好,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131.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5.7%,兩年平均增長20.5%。
四、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投資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在穩投資政策的逐步推進與市場趨穩的作用下,固定資産投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464.50億元,同比增長26.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5.5%,兩年平均增長7.5%。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1.9%,兩年平均下降2.5%;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6%,兩年平均增長12.3%;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7.7%,兩年平均增長22.9%。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5.7%,兩年平均增長115.0%;第二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5.3%,兩年平均增長12.0%;第三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7.1%,兩年平均增長6.7%。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0.7%,兩年平均增長22.5%,其中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40.5%、32.4%、147.7%,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1.5%、23.2%、2.0%。重大項目建設進展加快,一季度,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76.85億元,完成計劃的25.8%,超過時間進度0.8個百分點。
五、市場銷售持續回升,消費需求逐步釋放
今年以來,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堅定的消費信心、豐富的促銷手段,爲珠海消費市場恢複性增長帶來了積極因素,市場活躍度持續升溫。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93億元,同比增長38.1%,增速高于全國4.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6.0個百分點,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7.6%,兩年平均增長3.7%。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227.13億元,同比增長37.1%,兩年平均增長4.5%;餐飲收入零售額26.80億元,同比增長46.8%,兩年平均下降1.9%。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商品零售平穩增長,其中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0%、6.4%,兩年平均分別增長0.6%、4.6%;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其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25.9%,兩年平均增長74.3%;出行類商品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其中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8.8%,兩年平均增長4.9%。
六、對外貿易增勢良好,實際利用外資較快增長
一季度,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788.78億元,同比增長43.4%,兩年平均增長8.8%。其中,出口總額445.23億元,同比增長47.6%,兩年平均增長11.2%;進口總額343.55億元,同比增長38.2%,兩年平均增長6.0%;貿易結構繼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爲65.3%,較上年同期提高7.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04家,同比增長43.4%,其中橫琴新區設立575家,同比增長37.2%;全年完成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1.63億美元,同比增長30.2%,兩年平均增長7.2%。
七、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保障紮實有力
一季度,珠海加大對民生領域的財力支持力度,以政府的“緊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堅決守住“保”的底線,不斷夯實“穩的基礎”。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75億元,同比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長10.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8.04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九項民生支出113.9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4.0%,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別增長246.5%、86.1%、29.9%。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3月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39%,控制在年度目標3%以內。截至3月末,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738人,完成年度目標的29.1%。一季度,全市新增商事主體1.16萬戶,與2019年第一季度新登記商事主體數量持平(2019年一季度新登記商事主體1.18萬戶),實有商事主體總數37.93萬戶,同比增長5.8%。居民收入逐步恢複,一季度,珠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82元,同比增長15.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24元,同比增長19.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已連續兩個月呈下降態勢。
總體來看,一季度珠海經濟呈現持續複蘇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擴散,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仍處于恢複進程中,全市經濟向上向好的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仍需采取有力措施,堅持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奮力推進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