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面對冬春疫情考驗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東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六穩”要求、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6”工作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東莞經濟運行持續恢複,實現良好開局。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東莞地區生産總值爲2358.04億元,同比增長20.4%,兩年平均增長4.8%。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爲6.53億元,增長4.4%,兩年平均增長1.0%;第二産業增加值爲1220.56億元,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長3.9%;第三産業增加值1130.95億元,增長15.2%,兩年平均增長5.8%。
一、農業保持平穩增長,蔬菜産量增長較快
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9.9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2.8%,兩年平均增長1.4%。其中農業産值7.21億元,增長3.6%;漁業産值2.01億元,增長1.6%。全市蔬菜産量增長5.4%,水果産量下降9.0%,漁業水産品産量增長1.1%。
二、工業生産穩步複蘇,制造業基礎穩固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12.56億元,同比增長30.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7.5%,兩年平均增長3.7%;其中,3月當月增長8.9%。內資企業增加值605.26億元,增長32.7%,兩年平均增長4.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9.8%;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258.76億元,增長28.0%,兩年平均增長2.3%;外商投資企業增加值148.54億元,增長28.8%,兩年平均增長3.3%。制造業基礎穩固,展現強勁韌性。工業五大支柱産業增加值678.62億元,增長34.1%,兩年平均增長4.9%;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316.39億元,增長27.1%,兩年平均增長2.6%。工業四個特色産業增加值90.37億元,增長44.0%,兩年平均增長6.3%。
倍增企業支撐作用顯著。全市412家倍增計劃工業企業(含名譽企業)增加值270.61億元,增長38.0%,增速快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7.1個百分點;其中,名譽倍增企業增長35.8%,非名譽試點企業增長40.8%。
中小企業增速顯著回升。規模以上大型企業實現增加值407.45億元,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1.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0.2%;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249.15億元,增長34.8%,兩年平均增長7.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4.6%;小微型企業實現增加值355.96億元,增長36.4%,兩年平均增長3.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5.2%。
從産品産量看,一季度,包裝專用設備、打印機、充電樁、太陽能熱水器、電梯扶梯升降機、智能電視機、電工儀器儀表同比增速均超過100%,帶動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3%。
三、服務業呈高速恢複態勢,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
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37.14億元,同比增長31.9%,比2019年1-2月增長20.6%,兩年平均增長9.8%。2021年新入庫企業191家,1-2月實現營業收入16.49億元,增長7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3.9個百分點。從行業類別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增長33.7%,兩年平均增長10.5%;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營業收入增長103.4%,兩年平均增長52.5%;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營業收入增長40.4%,兩年平均增長15.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3.7%,兩年平均增長9.4%;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0.5%,兩年平均增長10.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66.2%,兩年平均下降3.4%。
軟件、互聯網等新興服務業延續蓬勃發展勢頭。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8%,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2.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24.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0.4%,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2.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8.9%。
四、消費市場複蘇明顯,汽車石油快速恢複
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2.24億元,同比增長34.6%,增速比1-2月提高0.9個百分點,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5.0%。其中,限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62.14億元,增長44.9%,兩年平均增長9.3%;限上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7.77億元,增長62.8%,兩年平均增長2.5%。從主要商品零售情況看,汽車石油快速恢複。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83.1%,拉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8.3%;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49.6%,拉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0.3%;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47.6%,兩年平均增長32.6%。
網絡零售表現持續向好。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網絡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0.8%,兩年平均增長20.7%,實現平穩快速增長。
五、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制造業投資比重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8.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25.2%,兩年平均增長11.9%。分行業看,制造業投資增長59.2%,兩年平均增長17.3%,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爲31.4%,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35.1%,兩年平均增長9.7%;扣除房地産開發投資的一般項目投資增長41.4%,兩年平均增長13.4%;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6%,兩年平均增長7.0%。按注冊類型分,內資固定資産投資增長47.4%,兩年平均增長16.1%;外資固定資産投資下降16.1%,兩年平均下降16.5%。房地産市場較爲活躍,一季度,全市新建商品房網上簽約銷售面積169.79萬平方米,增長97.1%,兩年平均增長12.8%。全市建築業實現快速增長,一季度,全市總專包建築業企業總産值同比增長59.9%。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一季度,全市先進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3.1%,兩年平均增長22.0%;高技術産業(制造業)投資增長46.8%,兩年平均增長28.6%;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産業(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比全市投資快24.3和8.0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重分別爲23.6%、18.4%。全市優勢傳統制造業投資增長69.6%,增速快于全市制造業投資10.4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1%;其中紡織服裝、金屬制品業和建築材料行業投資分別增長109%、97.2%和147.6%。
六、外貿進出口逐步恢複,貿易結構繼續優化
按人民幣計價,一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3216億元,同比增長28.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1%。其中,出口1912億元,增長2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8%;進口1304億元,增長29.5%,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9.1%。
貿易結構繼續優化。一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7.5%,占全市進出口比重40.8%;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58.3%,占全市進出口比重23.2%,比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39.3億元,增長15.1%;對美國進出口385.4億元,增長48.6%;對東盟進出口442.3億元,增長20.1%;對歐盟(不含英國)進出口341.4億元,增長24.2%。
七、新業態新動能加快發展,郵政電信業務快速增長
市場主體數穩步增長。3月末,全市工商登記注冊戶數136.28萬戶,同比增長8.5%。全市累計登記新興産業6.00萬戶,增長27.0%。其中節能環保産業3.42萬戶,增長24.4%;新材料産業1.02萬戶,增長31.1%。高技術産品産量快速增長。一季度,工業機器人、電光源、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産品産量同比增長分別爲180.8%、35.1%、59.2%、110.6%。
郵政電信業務快速發展。一季度,東莞郵政行業業務總量76.82億元,同比增長79.9%,兩年平均增長47.1%;快遞業務量累計5.80億件,增長86.0%。全市電信業務量增長33.4%,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八、財稅收入穩步增長,金融保持穩健
一季度,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9.31億元,同比增長26.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5.18億元,增長4.3%。全市教育支出70.49億元,增長10.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65億元,增長7.6%;衛生健康支出25.01億元,增長8.2%;節能環保支出15.23億元,增長4.9%。全市稅收總額597.31億元,增長19.9%。
金融業保持穩定。3月末,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18262.71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住戶存款余額7260.46億元,增長11.7%。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12901.13億元,增長25.9%。
九、價格指數降幅收窄,繼續保持低位運行
一季度,東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降幅比1-2月收窄0.4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服務)價格指數呈“三升四降一平”態勢:食品煙酒類上漲1.1%,衣著類下降2.1%,居住類下降1.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增速持平,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4%,醫療保健類上漲1.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2.1%,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6%。
一季度,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1%,降幅比1-2月收窄0.4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一季度,東莞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複態勢。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際市場劇烈震蕩,外部經濟環境仍然十分複雜,全市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下一步,東莞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把握好“三區”疊加的重大機遇,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