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源市國民經濟在新常態下總體保持平穩,呈現出“穩中趨好、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㈠經濟總體穩中有升,産業結構明顯優化。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810.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增速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0.5、0.8和0.4個百分點,分別比全國(6.9%)、全省(8.0%)高出1.2和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93.71億元,增長4.3%,第二産業增加值370.72億元,增長8.5%,第三産業增加值345.65億元,增長8.6%,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11.4:47.1:41.5優化調整爲11.5:45.8:42.7,第三産業占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
㈡農業生産平穩增長,效益農業較快發展。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50.88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林業産值增長6.2%,漁業産值增長7.0%,增速分別比農林牧漁業高出1.9和2.7個百分點。
㈢工業經濟增速持續回升,園區發展規模效應明顯。2015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增速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排第7位,比上月提高1.0個百分點,比1~5月低點(5.8%)提高2.4個百分點。
工業園區規模效應明顯。全市“一區六園”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5.11億元,增長11.3%,其中,六個省級以上産業轉移園共實現工業增加值184.20億元,增長23.2%,增速分別比全市規上工業高出3.1和15.0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回升。1~11月,全市53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爲259.37%,同比提高12.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2.85億元,增長21.8%,增速比1~9月提高11.7個百分點。
㈣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6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4.5%,增速高于年度計劃目標4.5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15.8%)高出8.7個百分點,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排第6位。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7.08億元,增長61.7%;工業投資217.07億元,增長16.3%,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67.47億元,增長112.1%,增速居全省各地級以上市第2位;第三産業投資339.97億元,增長29.6%。
㈤消費需求增速持續回升,對外貿易形勢略有好轉但招商引資形勢堪憂。2015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2.99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增速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比1~2月低點(7.1%)提高3.9個百分點。
2015年,全市進出口總額4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增速由負轉正比上月回升6.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28.3億美元,增長6.9%;進口總額12.0億美元,下降8.3%,增速分別比上月回升3.5和10.7個百分點。全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43億美元,增長4.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4億美元,下降36.2%,增速同比回落43.3個百分點。
㈥財稅實力顯著增強,金融信貸規模持續擴張。2015年,全市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47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排第10位。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7.70億元,增長28.9%,其中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農林水等重點支出分別增長117.9%、85.5%和39.7%,增速分別比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高出89.0、56.6和10.8個百分點。全市國、地稅稅收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7.65億元,增長8.4%,增速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排第5位。
201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88.90億元,比年初增長12.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91.09億元,比年初增長10.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01.08億元,比年初增長14.6%,增速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8.3、6.4和3.2個百分點,信貸投放力度呈逐步加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