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鮮食、升級門店、推出增值服務……
7-Eleven宣布“插旗”惠州、美宜佳在老巢東莞開出第10000家門店……受電商沖擊,近兩年實體零售日子雖不好過,百貨、超市艱難維持,但便利店的表現卻是一枝獨秀,銷售額及門店數量均穩步上升。
“新零售”口號喊出後,電商巨頭第一個瞄准的就是“船小好調頭”的便利店。繼阿裏、亞馬遜以及風投圈熱推的“無人便利”將便利店推上風口浪尖後,11月2日,分布于全國的1111家京東便利店同時開幕,這是自今年4月劉強東提出百萬便利店計劃以來的第一個“大動作”。面對電商巨頭搶市場,傳統連鎖便利店也使出渾身解數接招,包括增加鮮食、升級門店、推出增值服務等,其功能也從最開始的“路過買瓶水”變身成休閑體驗空間及生活驿站。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中國的便利店市場發展非常迅速
近几年,日趋饱和的日本便利店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同店销售额连续下滑。此前,在日本与7-Eleven、罗森形成“三足鼎立”的全家对外宣布,计划截至2018年2月将关闭664家旗下亏损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然而,全家在日本和中国市场目前正遭遇截然的境况,截至目前,全家今年在中国地区新增的便利店数量已经超过300家。
日本便利店行業日暮西山,中國便利店市場卻正處朝陽。1981年,7-Eleven進入香港,1995年在深圳連開5間店宣布進攻內地市場,2007年通過收購聯華快客華南便利店網絡令門店暴漲至400家,至6月宣布“插旗”惠州後,至目前7-Eleven僅在廣東的8個地市就有超過900家店。隨後,全家、OK等日式便利店也紛紛進入華南市場,而本土便利店發展也非常迅速,美宜佳、喜市多、8字店、友琪等已經形成一定的品牌競爭力,其中美宜佳更于今年5月26日在總部東莞開出全國第10000家門店。
二三线机会多 远未到“天花板”
为何便利店市场增速越来越快。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廖皓炜表示,近年来受電子商務的冲击,加上人力、物业租金的成本上涨影响,一方面是大型百货店、大型超市市场的下滑,而另一方面则是“小业态”的快速增长。由于城市化、老龄化以及更小的家庭架构导致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顾客转向“更好、更便捷”的便利店进行消费,便利店成为中国零售市场成长最快的业态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增速超过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拥有260个品牌超过10万家门店。
調查顯示,截至目前,經國家商務部備案的廣東便利店企業16家,門店總數超過2.5萬家,2016年廣東便利店店鋪數量較上一年增長15%左右,銷售增長12%左右,增速均遠遠高于大型綜合超市。
雖然增速快,但便利店內地市場發展仍遠遠未到“天花板”。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樊飛飛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廣東部分便利店沒有商品供應鏈、物流信息系統等優勢的“夫妻店”,而連鎖便利店企業則以3萬~5萬元加盟費的較低門檻吸引“夫妻店”加盟,抓住了“消滅‘夫妻店’”的城市化進程,近年得以快速擴張,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市場空間仍十分廣闊。
“廣東便利店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就在效率提升上,哪家企業率先做到,對這家企業絕對是最好的機會。”樊飛飛表示,隨著主要便利店企業將發展重點從過去的粗放式門店增長方式,向直營店和強管控的特許加盟模式轉移,便利店企業對店鋪運營以及總部職能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廣東便利店市場正在快速形成主力的層級梯隊。
走訪
連鎖便利店提高消費者體驗“留客”
新快报记者走訪发现,目前广州连锁便利店以7-Eleven、全家、OK、喜市多、美宜佳等门店最多。便利店顾名思义,最重要的是便利,基本百米内“转角就能遇上”一家,地铁线路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目前由7-Eleven、全家两分天下。便利店店面面积一般在40~100平方米左右,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可达到上千个,店内卖品一般分三大区域,一是几个大冰箱内的各种包装饮料类,二是现煮鲜食及现调饮品类,三是店中间回型货架的包装零食及日用品类。
新快報記者逛店發現,便利店的包裝飲品、零食價格比超市要貴不少,但各品牌間的定價卻相當,如500ml的怡寶純淨水,7-Eleven、全家、喜市多標價均是3元。由于商品同質化嚴重,很多品牌都選擇在升級門店、推出新品上下功夫,以提高消費者體驗“吸客”。
鮮食成便利店標配
白領阿May每天的早餐都在便利店購買鮮食解決。便利店業內人士向新快報記者透露,除冰箱包裝飲品外,便利店銷售占比最高的是鮮食,一般可占銷售額約30%,而這部分商品更是毛利大頭,利潤占比達到50%以上。
目前各大連鎖便利店的鮮食都各有特色。7-Eleven進入香港時應本土市場推出的魚蛋,現已成爲華南區便利店的“標配”,此外還有關東煮、蒸包、即煮面條/烏冬等。此前一向沒有鮮食銷售的美宜佳最近也開始進攻鮮食市場,于今年7月在珠江新城開出首家鮮食旗艦店,部分門店還設置了一個封閉櫃台專賣盒裝水果。
而另一本土品牌喜市多的鮮食則顯得更加多樣靈活,並不時會推出一些適應本土消費者口味的新品,如廣州門店就獨家推出了牛雜、茶葉蛋等,成爲其特色之一。
OK則以烘焙面包打響名堂,款式可媲美面包店。全家相對來說就有更多的日式便當、飯團等供消費者選擇。
推出自有品牌零食
相比起包裝飲料及鮮食,便利店日用品及包裝零食因受超市、電商瓜分市場影響,占比一直偏低。爲提升包裝類零食的競爭力,7-Eleven11月7日宣布,由日本直送的多款7-Eleven自家品牌零食登陸香港900家門店,未來將拓展至華南區域。7-Eleven相關負責人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自有品牌零食外,還會搜羅全世界各地的爆款進口零食,一方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改變其對便利店只是“順路買瓶水”的固有印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門店吸引客流及提升客單價。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7-Eleven背靠擁有雄厚實力的經營包括美心、惠康、萬甯等品牌的牛奶國際控投有限公司,因此有足夠底氣研發自家品牌。對單一便利店品牌企業來說,若貿然推出自有品牌商品,動銷不好會成爲現金流、資金周轉的“噩夢”。
設就餐區提升體驗
隨著消費方式的轉變,便利店也從單純的“賣貨”向休閑體驗空間轉變,越來越多便利店減少貨架面積,騰出空間增設用餐區域。
从2014年开始,喜市多开创了华南便利店先例在门店推出“喜COFFEE”,新快报记者走訪发现,与一般便利店的长窄桌子及高脚凳相比,“喜COFFEE”装修更贴近于咖啡店,圆型的木桌配上有靠背的皮椅,大大提升了顾客的体验。在大众点评上,有顾客表示“每家便利店的食品都差不多,因为坐得舒服所以每次都选择来喜市多”。
除了更舒适的座椅外,喜市多也有部分门店与供货企业合作主题“包店”,如记者走訪的天河东店便是百威包店,店内的装饰都有百威LOGO。全家常推出主题快闪活动,如目前各大门店便正进行熊本主题周,除了熊本的布置装饰外,店内还有熊本周边卖品销售。
增值服務包羅萬象
與其他實體零售業態相比,便利店很大一個特色就是增值服務。
新快報記者發現,便利店目前絕大多數的增值服務大多數與“支付手段”相關,包括羊城通充值、手機充值、遊戲充值、代繳水電煤等,剩下的還有代收代寄包裹,喜市多兼有中國移動積分兌換、信用卡積分兌換等服務,美宜佳甚至還開通了體育彩票銷售。
在很多電影場景中,若夜深人靜在路上遇到危險,24小時營業且密集布點便利店就是一個很好的“SOS”基地,可供他們報警或暫時躲避危險。這種被稱作“安全感”的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部分)也是便利店的增值服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