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編輯:hlh?
????2012年是揭陽全面貫徹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打造粵東發展極,建設幸福新揭陽”的核心任務,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穩中求進,全力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全面啓動兩大引擎建設,全市經濟運行溫和回升,物價漲幅穩步回落,民生保障成效明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2012年,全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步上升,總體呈現“前低後高”良好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地區生産總值(GDP)總值11.3%,列全省第6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0%,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3.9%,增速均列全省第4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同比,下同)15.7%,列全省第2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2.3%,列全省第5位。
????一、全年經濟運行基本特征
????(一)産業發展總體平穩
????初步核算,2012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380.15億元,增長11.3%,較前三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增速高出全國3.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2.8個百分點,經濟增長保持了近年來較快增長的發展勢頭。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41.26億元,增長5.1%;第二産業增加值842.40億元,增長14.6%;第三産業增加值396.50億元,增長6.8%,三次産業比例爲10.23:61.04:28.73。
????一是農業生産平穩發展。2012年,我市緊緊圍繞保農産品有效供給、保農業農村經濟增長、保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全力抓好農業生産工作,及時落實各級強農支農惠農政策,保持了農業生産穩步發展。2012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1.26億元,增長5.1%,增速較2011年度提高0.6個百分點。全市糧食播種面積205.87萬畝,增長0.4%;糧食總産量87.88萬噸,增長1.9%。
????二是工業增速逐季加快。2012年,我市工業經濟呈現“前低後高、逐季加快”的發展態勢,成爲提升全市經濟總量的主動力。初步統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60.40億元,增長22.0%,拉動全市GDP增長8.8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速從一季度的增長15.9%、上半年增長16.6%、前三季度增長20.3%到全年增長22.0%,增速逐季加快。
????從企業類型看,民營企業快速增長。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498.80億元,增長24.8%,比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分別加快19.6、7.4個百分點,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的75.5%,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1.6%,成爲拉動工業增長最主要引擎。從輕重結構看,輕工業領先增長。輕工業增加值452.55億元,增長2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重工業增加值207.85億元,增長14%。從行業發展看,主要行業增長較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全部33個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紡織業、金屬制品業、醫藥制造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6.2%、28.0%和46.3%。從用電情況看,工業用電量較快增長。全社會用電量120.86億千瓦時,增長7.3%;其中,工業用電量達到92.46億千瓦時,增長9.0%,占全部用電量的76.5%。
????三是服務業穩步發展。近年來,我市積極順應新型工業化發展和需求結構變化趨勢,不斷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逐漸形成了現代服務業爲先導、以傳統服務業爲支撐的服務業發展格局。全市服務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對全市經濟綜合實力的提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2年,我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0.5%,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8.2%。傳統服務業穩步增長的同時新興服務業也得到較快發展。2012年,我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增長6.3%,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7.2%。
????(二)發展動力逐步增強
????一是投資實現“U”型增長。2012年,揭陽固定資産投資大致呈現“高-低-高”走勢,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63.51億元,增長23.9%,增速比全年最低點提高51.3個百分點(2012年5月份降幅達27.4個百分點)。
????從城鄉看,農村投資快速增長。2012年,農村完成投資151.42億元,增長61.8%,快于全市投資增速37.9個百分點;城鎮完成投資512.10億元,增長15.9%。從産業看,一、二産業投資增長快速。第一産業完成投資5.56億元,增長52.0%;第二産業完成投資350.50億元,增長39.5%,其中工業投資348.68億元,增長39.1%;第三産業完成投資307.45億元,增長9.6%。從類型看,內資投資增長快速,完成投資639.02億元,占投資總量的96.3%,增長24.0%。從結構看,投資結構不斷調整。2012年,我市先進制造業完成投資81.34億元,增長49.8%,高于全市投資增速25.9個百分點;全市完成技改投資34.26億元,增長16.3%。全市高新技術産業完成投資18.46億元,增長85.8%。
????二是內需市場拉動作用明顯。雖然經濟下行對消費增長形成了較大壓力,但在一系列擴大消費的有利政策引導下,我市消費品市場仍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2012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05億元,增長15.7%。限額以上企業及個體戶增勢明顯,實現零售額432.11億元,增長18.1%,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2.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銷售額498.58億元,增長15.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3.47億元,增長11.7%。分區域看,城鎮市場增長速度快于農村市場,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5.51億元,增長13.3%;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475.54億元,增長15.9%,城鎮市場增速快于農村市場2.6個百分點。
????三是企業扶持成效顯著。2012年,揭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布置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紮實推進全市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見實效。2012年,全市經初審合格的“三上”企業56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350家,限上商業194家,資質內建築業19家。
????四是利用外資較快增長。2012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42.8億美元,增長1.2%。其中,出口38.1億美元,增長0.5%,增速較2011年回落22.8個百分點。全市合同利用外資5.88億美元,增長25.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98億美元,增長16.2%。
????(三)財政金融運行穩健
????一是財稅收入較快增長。2012年,全市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69億元,增長22.3%,較1-11月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37.81億元,增長14.4%。
????二是金融給力支持實體經濟。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本外幣,下同)達1311.12元,比年初增加180.45億元,增長16.0%。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爲950.56億元,增長17.2%。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615.58億元,增長22.5%,存貸比提高至47.2%,首次位居粵東第一。
????(四)民生保障繼續改善
????一是惠民支出較快增長。2012年,我市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市財政投入十件民生實事支出33.97億元,完成年初計劃的317.9%,進度列全省第一位。
????二是居民收入領先增長。隨著經濟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01元,增長12.0%,快于同期GDP增速0.7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性支出14517元,增長9.4%。收支保持穩步增長,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是物價漲幅趨于穩定。2012年,全市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爲102.6%,較2011年回落2.3個百分點,消費價格上漲幅度趨穩。其中,食品類價格漲幅爲5.2%,較2011年回落4個百分點。
????二、經濟增長面臨的主要困難
????2012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宏觀經濟形势复杂多变的不利局面下,我市经济运行质量保持平稳,发展步伐温和回升,成绩实属不易,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前我市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仍很复杂,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还比较多,需要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工業持續回升壓力較大。由于油價上漲,運輸成本提高,加上融資成本增加等因素,導致企業生産成本增加,贏利空間減小,經營難度增大。2012年,全市151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214家産值比上年同期減少,收縮面(即産值比上年度減少的企業數占全部企業數的比重)爲14.2%,減少産值90.53億元,減産面爲14.2%。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停業企業有127家,占8.4%,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基礎仍不牢固。
????(二)推动企业上规模困难较多。“三上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三上企业”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快慢。当前,我市“三上”企业培植面临“四大因素”制约:一是国家层面提高了“三上”企业认定标准;二是连续推动“三下”进“三上”工作导致库存企业来源减少;三是宏觀經濟环境趋紧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三上”企业引导扶持政策仍不优惠。2012年,全市完成新增初审合格的“三上”企业563家,占全年任务的75.5%(年初设定培植任务为746家)。与此同时,全市退出(含关停并转)“三上”企业库的企业达到204家,进一步削弱了我市经济增长基础,对全市经济发展后劲影响较大。
????(三)房地産市場仍然疲軟。最近幾年,我市房地産開發投資持續增長,開發規模不斷擴大,成爲有效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穩步發展的新增長點。2012年以來我市房地産市場運行一直不理想。一是房屋竣工面積大幅下降。2012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78.53萬平方米,下降17.0%;二是商品房銷售面積繼續回落。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10.68萬平方米,下降23.8%。
????(四)外貿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受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複蘇乏力等因素影響,外向型市場低迷,出口形勢比較嚴峻。2012年,全市對外經濟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形勢不容樂觀。一季度,全市出口總值增長達到29.0%,但從五月份開始,出口增速一直呈現下滑走勢,2012年全年出口增速下滑到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是“三駕馬車”中的短板。
????(五)內需消費市場有待挖掘。增強消費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根基所在。當前,我市內需消費市場雖然保持較快增長,但仍面臨諸多亟待解決問題,突出表現在城鎮化率低、農村居民收入不高、農村居民消費不足等。2011年,揭陽城鎮化率僅47.6%,低于全省18.9個百分點。我市農村消費市場發展緩慢。據預計,2012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僅占42.4%)。2012年,農村市場完成零售額45.51億元,僅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6%,與廣大的農村人口總數所占比例不相適應,城鎮化水平低和農村消費市場增長緩慢嚴重制約內需市場的擴大,如何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刺激有效消費是新一年我市經濟發展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要真正破解我市持續較快發展面臨的困局,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提升發展後勁。
????第一,要密切關注工業。揭陽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快速過渡的關鍵階段,要破解産業層次低、大型項目少、經濟增長後勁不足的瓶頸,必須牢牢抓住工業發展這個生命線。一要關注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對我市工業的影響,及時分析和評價能源、原材料和糧食等重要商品價格波動對産業上下遊的傳導和影響,繼續加強對重點行業和大中型企業的扶持力度,針對企業面臨的成本上升、資金緊張、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協調解決生産要素供需矛盾。二要加快推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圍繞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扶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努力打造民營經濟強市”的要求,在深入實施民營企業聚合發展“四大計劃”、“揭12條”等政策措施基礎上,加快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建設,推進民企“雙百計劃”暖企八大行動,放寬民間資本投資領域,拓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渠道,爲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三要加快工業項目建設進度,項目是建設“粵東發展極”的地位所在、希望所在、實力所在。我市應建立完善“項目建設年”的監管和考核機制,確保在建項目能加快進度,力爭早竣工、早見效;新上項目能抓緊落地,使項目早日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第二,要狠抓載體培植。各級各部門要落實好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財稅支持政策和金融政策,優化企業發展軟硬環境。引導企業完善管理體制,規範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爲,科學管理、合法經營,依法享受各項權利和承擔納稅、報送統計數據等義務,鼓勵個體工業戶向法人企業轉變,做大生産經營規模,推動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第三,要推進創新發展。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幫助企業保生産、保增長的前提下,要注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一是抓好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實現管理創新。引導企業轉變理念,逐步擺脫家族式運作,在管理上實現質的飛躍。二是加大研發和科技投入力度,實現技術和産品創新。一方面,政府和金融部門要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引導和激勵,激發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企業自身要轉變發展思路,在技術創新和産品創新方面下功夫。通過加大研發和科技投入力度,逐步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不斷增強企業和産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效益穩步提高。
????第四,要規範房地産市場。應結合我市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房地産調控政策,圍繞“促投資、增供給、抑房價、穩市場”,制定落實措施,規範市場管理,拉動有效需求。一要堅持以企業爲主體,大力營造房地産企業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引導和鼓勵外來資本進入開發市場。二要建立健全房地産市場信息系統和預警預報體系,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監控。三要通過調控土地供應,加強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設,解決當前我市房地産市場供求結構矛盾。四要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嚴格執行預售許可制度,實行包括合理定價在內的銷售方案備案制度,規範商品房預訂行爲,切實保障購房者合法權益。
????第五,要有效推進外需。要貫徹落實好市政府實施的民企“雙百計劃”、暖企“八大行動”有關政策,不斷完善服務措施,簡化進出口手續,加快出口退稅,努力營造良好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環境。要選擇部分出口企業重點培育,支持企業創建自有品牌,加快優化進出口結構。要推進“走出去”戰略,在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債務問題嚴重,消費信心下滑,貿易保護主義蔓延的情況下,應在繼續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東盟、俄羅斯、拉美、非洲和大洋洲等新興市場,逐步健全多元化出口市場格局。
????第六,要激活內需市場。我們要以中心城區面積擴大的有利契機,建設力度,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帶動力、輻射力,打造城市亮點,提升城市品位,建造更加繁榮的城市商圈。要引導企業創新管理,發揮網絡營銷優勢,在鞏固傳統銷售方式的基礎上,建立網上銷售服務平台。另外,把握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這一良機,針對我市農村消費市場相對滯後的現狀,通過加快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落實好家電下鄉、汽車消費等各項扶持政策,鼓勵各類型商貿、連鎖超市到鄉鎮布設商業網點等有效措施,進一步擴大我市城鄉市場的有效消費,提高內需市場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來源:揭陽統計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