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彩色豆腐”壓垮一家人?連鎖加盟陷阱重重
????“彩色果蔬豆腐一經推出,就引起市場的巨大的轟動,它迎合了現代人渴求新鮮自然、綠色健康的消費需求,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睐。消費者喜歡,彩色豆腐自然賣瘋了!加盟者自然賺瘋了!賣豆腐最賺錢!現在加盟,你是市場獨一份,好賣有市場,沒人能和你競爭!搶占先機就是搶占下金蛋的母雞……”
???????前段時間,廣州和武漢部分商家通過廣告大力鼓吹加盟彩色豆腐生意的好處。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湖南一些消費者紛紛掏錢向加盟總店購買了生産設備。然而,這個看似“錢”景光明的連鎖加盟方式卻隱藏了不少陷阱,最後造成多數加盟店血本無歸,有店主甚至選擇了輕生。
???????掉入加盟陷阱店主投河自盡
?????“加盟了4個月沒做出一塊豆腐。”今年23歲的陳強與父母還有妹妹常年在廣州打工,去年冬天他們無意中看到了七彩果蔬豆腐坊的加盟廣告。廣告中宣稱,“投資4萬元就能博得百萬,還可以教技術”。
???????一家人湊在一起開了家庭會議,最後拿出家中所有積蓄共4萬元,回湖南長沙開起了名爲“竹綠豆鄉”的加盟店。可是從去年11月加盟店開張到現在,一家人輪流換班無數次,也沒有做成一筆生意。
???????陳強告訴記者,原因就在于他們花費4萬元換來的彩色豆腐加工設備,根本做不出彩色豆腐。盡管他們三番五次地給廠家打電話,可技術人員從沒上門指導過一次。隨後陳強一家提出退貨,但此時才發現,加盟合同上根本就沒有退貨這一條,廣告中承諾的質量保證也成了空談。
????“我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做豆腐的,可我也做不出這個彩色豆腐。”住在陳家附近的李師傅曾試過幫陳強的母親做彩色豆腐,可他這個行家竟也無能爲力。眼看著一家人的所有積蓄就要化爲烏有,陳強的母親心急如焚,不堪重壓的她竟選擇了投河自盡。
???????兩台七彩果蔬豆腐機至今還擱置著,陷入喪母之痛的陳強沒有心情去收拾,也不可能千裏迢迢去廣州打官司。“在我眼裏,機子連廢鐵都不如了。”陳強說。
???????多家豆腐加盟店血本無歸
???????被當成“廢鐵”的豆腐機遠不止這兩台,打入本報熱線的5家長沙豆腐店老板紛紛控訴“加盟的陷阱”。
???????近日,記者找到其中一家豆腐店。一見面,店主王老板就連連感歎“劃不來”。
王老板告訴記者,彩色豆腐一般是黃、綠、紅3種顔色,分別用黃瓜、小白菜、胡蘿蔔制作,成本比一般豆腐高出3毛錢左右,但是定價卻只能維持在6毛到7毛一斤。“果蔬豆腐機雖說也能做普通豆腐,但只拿它做普通豆腐,機子成本又劃不來。”最重要的是,很多市民對彩色豆腐不感興趣。
??????王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傷心賬”:按照加盟的宣傳,3個月回本,那一個月要賺4000元。而現在,每月電費320元房租800元,再加上不低的成本,即使按一天最好的銷售情況100元算,他還是虧的。而市民鄧永齊加盟了武漢一廠家的彩色豆腐,貸款了2萬8千元,買回的卻是三無産品:煮漿機的鍋爐沒有任何標志與標示,整台機器連說明書都沒有。他現在正在收集各方信息,准備起訴。
???????連鎖加盟陷阱多維權成本高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連鎖加盟“騙局”不在少數。剛畢業的劉平邦加盟“馬來西亞煎餅”,悉數交上2萬元後卻換來一個價值幾十元的爐具;在雜志上看到豬血裏可以提煉SOD,而且公司還承諾回收提煉産品,溫先生交了5萬元加盟費,卻換來一大堆豬血……
???????記者就連鎖加盟的問題采訪了湖南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一般欺騙性的招商是有迹可循的,這些招商廣告往往具有誇大性甚至欺詐性,比如宣稱“投資極小,利潤奇高,沒有風險”,宣揚簡易加工、組裝而成的暴富加盟事例等等。
???????長沙律師李健提醒加盟者,在加盟前一定要到當地工商部門查詢加盟企業的工商登記時間、注冊資本、股東機構。此外,還要加強證據意識,否則,“外地的加盟商家千裏迢迢去打官司,成本很高,也很難維權成功”。
??????【記者手記】
???????所谓加盟特許經營,是一种利用别人成熟的品牌,迅速创业的方式。一直关注特許經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长沙智产知识产权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庆琳告诉记者,1997年颁布的《商业特許經營管理办法》,对规范特許經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效力方面来看,“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效力等级较低。如果特许权一方违反“办法”规定,另一方以此规定为依据主张合同無效或请求撤销合同,并不一定会得到法院的支持;从内容方面来看,“办法”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如何规范特許經營,防止特許經營的风险,保护特许权双方的合法权益,都未能起到有效作用。
???????如何減少加盟“騙局”?或許,健全連鎖加盟領域的法律法規,是一條必要的出路。(趙文明)
?????????連鎖加盟是餡餅還是陷阱?加盟商講述慘痛親曆
???????“有意于加盟開店的人,一定要謹慎,千萬不可頭腦發熱,我就是前車之鑒。”北京的周小姐今天鄭重地告訴記者。
????????一次盲目的投資導致周小姐近一年多來陷入了與一家連鎖加盟機構的苦苦糾纏之中,至今仍在爲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多方奔走。
店長花言巧語忽悠他人加盟
??????“每次減掉3至5斤,第一次免費試做”……2007年6月,一家美容美體機構的廣告招牌吸引了年輕愛美的周小姐。
??????這家美容美體機構給周小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不僅店內服務人員的態度熱情,而且自己美體的效果也果真非常明顯。
???????隨後,店長非常熱情地向周小姐介紹,其所在的這家美容機構的加盟店如何加盟、如何經營,同時還透露,加盟商將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
??????店長私底下的夠“意思”讓周小姐受寵若驚,她告訴記者,當時,她並不知道一個長長的利益鏈條所構築的圈套正在等待著她。
??????很快,周小姐就在店長的熱情感召下萌發了開這樣一家加盟美容店的想法,並通過店長的介紹下,與這家美容美體機構的總部取得了聯系。
?????“第一次去總部的時候,老板周婷(化名)介紹說,自己的公司是在香港注冊的國際連鎖機構,全國有上百家加盟店,香港本土也有店在經營。而且,加盟一所新的美容店,全部費用只需要15萬元,很快能夠收回成本。”周小姐回憶說。
???????周小姐毫不猶豫地就交了5萬元的加盟費,與周婷簽訂了加盟合同。在前前後後不到兩周的時間內,成爲了美容店的加盟商。
???????周小姐的新店很快開張了。
???????在周小姐的印象裏,所謂加盟店,應該具有統一的裝潢、統一的用品和統一的服務,但她自己加盟的這家店,除了要求必須從總公司進美容、美體儀器和護膚美體的産品外,其余事項任由加盟商自己作主。
??????“其實,從那時開始,我心裏就有點不安。除了店面裝修的事以外,我從公司進的儀器很多竟然都是舊的,而所謂美容、美體的産品,包裝非常簡陋不說,很多還都是已經或者馬上就要過期的。”周小姐對記者說。
???????公司提供美容産品價格高過市場
新店開張不久,一系列麻煩接踵而來。
????“開店之後,我才知道,原本在北京開的多家和我一樣的加盟店都因爲效益不好紛紛停業了。可是,在這些店面辦理了美容卡的顧客卻不可能因爲店關了,就都自認倒黴白白浪費美容卡裏的剩余資金。爲了解決這些老顧客的問題,周婷就把他們轉到了我的店裏。”周小姐告訴記者說,“總公司對新加盟店的要求是,轉客戶但是不給任何費用。”這種解決方法讓周小姐實在不能接受,沒有在自己店裏交一分錢,卻可以到自己的店裏免費接受服務,用自己的産品,而自己卻只能連成本都虧了進去。
??????于是,周小姐與總公司進行了多次艱苦的交涉,總公司最後答應,周小姐的店內每接待一名被轉移的顧客,公司將補償給她20至30元的成本價格,可即使這樣,周小姐的成本仍然不可能收回來。
??????除此之外,總公司在美容産品上對周小姐的“盤剝”也讓她難以忍受。據周小姐說,她從總公司進的産品,價格非常昂貴,幾乎占到她全部銷售額的20%以上,市場上賣價不到100元的一桶減肥精油,從總公司進貨的價格竟然高達900多元,這樣的成本要贏利是非常困難的事。而最讓周小姐不能忍受的,就是經過總公司“培訓”的店員們。
???????爲獲取提成店員吃裏又扒外
???????爲了省事,周小姐選擇了由總公司派員到店工作的方式,由周小姐每月支付800至1000元的工資。但是,派到店裏的小姑娘,雖然都學過點美容技巧,卻明顯缺乏成熟的工作經驗,不僅根本沒有美容師的從業執照,甚至很多人連美容的常識都有欠缺。爲此,周小姐和總公司進行了多次交涉,總公司也三番五次地給她換人,短短3個月內,她的店員就換了20多人。
??????然而,麻煩遠不止于此。
??????開店後的一段時間,周小姐由于個人原因沒有在店裏盯著,所有日常事項都交由總公司派來的店長負責。可是,她的店員們卻在她不在的期間,私自將她高價進的美容、美體産品以成本價或者低于成本價的價格賣給了客戶,然後再去總公司進貨。
???????時間長了之後,與周小姐關系不錯的一位店長向她透露說,店員們之所以如此積極地銷售産品,也是因爲總公司有要求,只有不停進貨,店員們才能夠從總公司獲得提成,而加盟商是否受到損失,並不是店員或是總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秤上做手腳假冒減肥效果
???????一位店長還透露給周小姐一個秘密,其實這家店廣告中說的一次就能減掉3至5斤的宣傳,根本就不現實,爲了讓客人們心甘情願地掏錢,總公司教了他們一個訣竅———調秤,即客人進門時,秤是按照正常標准稱的,而當客人要出門時,店員們就會通過在秤上做點手腳,讓實質上沒有什麽變化的體重,看起來少了3至5斤。而有時爲了騙取加盟商的信任,在有加盟意向的人前來考查時,老板就會讓店員假扮成顧客,接受服務,以此僞造生意興隆的假相。
??????至于周小姐最開始遇見的那位“熱情”的店長,每“忽悠”一位新的加盟商可以得到總公司萬元的獎勵。
?????硬扛了半年多之後,周小姐決定結束這個不成功的投資。在與周婷等人的交涉中,總公司的態度始終非常強硬,不僅拒絕退還加盟費,而且拒絕接收周小姐當初購買的儀器。?目前,周小姐的家裏還放著一大堆美容儀器。
??????法制網北京7月6日訊
?????【記者手記】
???????周小姐其實並不“孤單”,在對周小姐進行采訪前,記者從多種渠道聽到過許多加盟店侵害個人利益坑害消費者的事件。
???????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連鎖加盟的專門立法,可以適用的相關法規在應對連鎖加盟的複雜性、多樣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此,業內人士呼籲:有關部門應該重視此類現象,加強對加盟機構的監管。(李松?黃潔)
??????業內人士自揭連鎖加盟黑幕
??????不實宣傳不寫進合同,加盟合同糾紛案加盟商80%敗訴?
??????在4月18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最新调查结果:2007年,加盟商对特許經營企业的满意度较2006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
这是10年来,加盟商对特許經營企业满意度首次出现下滑。
?????“特許經營业鱼龙混杂,但受骗的加盟商败诉率却达到了80%,其中缘由发人深思。”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张欣说。
??????據海澱區法院的統計,從2005年至今,該院受理的加盟合同糾紛已近200件,且呈快速增長態勢。
加盟連鎖店騙局
???????雅虎網站上的一篇轉載文章吸引了四川商人李豔的目光。
這篇名爲《“女裝品牌折扣店”突破傳統全新登場》的文章其實是公關公司刊登的一篇“招商軟文”。文章的重點是,推銷一個叫做“香港街6號”的女裝加盟連鎖店。
??????李豔迅速被文章絢麗的辭藻所吸引,“擁有遍布全球的一百多家分支辦事機構”、“依托國際PRADA集團,彙聚了強大的精英管理團隊”等“優勢”讓李豔萌生了加盟創業的想法。
李豔打通了附在文章後面的加盟電話。接聽電話的是策良臣國際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策良臣公司)客服人員。客服人員表示,只要交納2.8萬至7.8萬不等的聯盟款,除了享受1折進貨外,李豔還將獲得貨物宣傳、營銷、培訓等服務。
???????最讓李豔動心的是,策良臣公司會向其提供“香港口岸免稅純進口大品牌服裝”:古琦、寶姿、三宅一生、CK、範思哲等。
????????2006年6月,李豔專程從四川趕到北京,在策良臣公司的服裝展廳裏,她看到“服裝款式,質量都很好”。李豔當即交了2.8萬的品牌使用費,和策良臣公司簽訂了一份加盟合同。1個月後,“香港街6號”在四川資陽開業了。
???????營業後李豔發現,“發過來的貨質量根本沒法和展廳裏的相比,隨便在小商品批發市場就能買到,而且價格比總部給的還低。那些衣服都不是品牌貨,只是縫上香港街6號的商標,最便宜的牛仔褲標價也要300元錢。”
?????“沒扣子、破洞的情況特別常見。衣服不僅沒商標,洗滌方式、産地、材料成分這些標簽也一概沒有。”李豔說,“總部的廣告登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報上,所謂的技術支持、管理培訓就是發一本經營手冊。”
???????李豔感覺自己“上了當”,她關掉了自己的小店,並一紙訴狀,將策良臣公司告上了法院。她以違約爲由要求解除與總部簽訂的加盟合同,要求策良臣公司退還加盟費、保證金,並退還貨款。
訴訟技巧很關鍵
???????2007年7月,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受理了此案。但是,判決的結果卻讓李豔既吃驚又失望。
李豔向法院遞交了當初與策良臣公司簽訂的合同。但是在這份合同中,根本沒有先前宣傳手冊描述的那些令人心動的承諾,也沒有廣告支持、技術培訓方面的具體約定。關于策良臣公司提供的産品,既沒有約定品質也沒有驗貨的細節。因此,根本無法判定策良臣公司存在足以導致合同解除的違約行爲,最後法院只得駁回了李豔的訴訟請求。
???????此案的主審法官張欣說,李豔簽訂的合同中,一些對維護自身權益至關重要的內容根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得模棱兩可。
????“對于産品質量問題,既沒有約定産品的品牌,也沒有約定質量標准,只是約定加盟商能夠證明質量有問題的,總部可以換貨、換貨、再換貨,至于怎麽換、多長時間給換、換了還有問題怎麽辦,則一概不提。因此,發生糾紛的時候,李豔拿著一份對自己保護非常不到位的合同,很難勝訴。”
但“香港街6號”的另一個加盟商葉倩的運氣就好了很多。
在東莞開了一家“香港街6號”品牌折扣店後,葉倩遇到了和李豔同樣的問題。生意難以爲繼,她也將策良臣公司告上了法庭。
??????但葉倩選擇了另外的訴訟角度。她向海澱區法院起訴,認爲策良臣公司存在欺詐,要求撤銷雙方簽訂的合同,並退還加盟費,賠償損失。
葉倩以欺詐爲由,要求撤銷合同。這樣,在簽訂合同之前,策良臣公司向其提供的加盟手冊雖然不能作爲履約的依據,卻可以有力地證明,葉倩是出于對宣傳內容的信賴才簽訂了合同。而實際情況卻與宣傳的內容嚴重不符,因此,這紙合同並不能反映葉倩的真實意思,是葉倩在受加盟商蒙騙的情況下簽訂的。
最終,經過審理,葉倩的訴訟請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葉倩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她選擇了正確的訴訟角度。”張欣法官說。
業內人士自揭黑幕
????????2005年至今,僅海澱區法院就受理了大概200起加盟合同糾紛案件,近年來這類訴訟還在“快速增長”,就連該院法官對此類案件都已見怪不怪。
???????發人深思的是,在這些案件中,加盟商能夠勝訴的“最多只占到20%”。“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加盟企業所做的不實宣傳並沒有寫進合同,而加盟商無法狀告企業違約。那些企業抓准了加盟商急于致富的心理和對合同條款缺乏清晰把握的弱點。”張欣法官說。
???????记者联系到一位特許經營行业的业内人士,他向记者揭露了一些此类不规范企业惯用的伎俩。
據他介紹,這類公司一般都願意冠名××國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顧問有限公司,或者××投資公司(北京)總部。而且公司總部無一例外設在香港、歐洲什麽地方,給自己的品牌打造一個悠久的曆史,“事實上這些都是子虛烏有,根本查不到。”
???????比如策良臣公司,這家公司的網站設在香港,並宣稱具有二十多年的品牌曆史。實際上經法院查明,該公司成立于2005年,距今不過三年,“香港街6號”也是該公司創立後才啓動的項目。
這些公司規模並不大,一般在北京某個寫字樓租一個辦公區域,招募電話銷售人員、市場部經理,組成一個營銷小團隊,然後裝修一個豪華漂亮的展廳,這樣一個新的項目就啓動了。
???????據張欣介紹,有一些公司還巧妙地“借雞孵蛋”。
??????一家經銷生態壁畫的企業就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內租房辦公,而且這家公司的名字中也有“中農”字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它與農科院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招徕加盟商賣出它的産品。”
某業內人士介紹,這類行業在北京比較集中的有幾個地區,一個是豐台區,叫做總部基地;一個在西客站蓮花池附近,還有就是西三環周邊。
??????“這種項目的生命周期比較短,一般過了3年之後,必然要改頭換面重新注冊公司了。”這位人士說。
???????而這些“名品折扣店”的商品則更是可笑。據該業內人士說,服裝類企業,一般叫做**服裝折扣超市,這裏的衣服大部分都來自動物園的尾單或者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挂上自己的牌子就當作是品牌服裝賣出去了。”
???????除了服裝,其他大宗産品就是禮品和玩具。“這類招商項目一般把倉庫安排在浙江義烏,在自己的展廳裏面淘的貨都特別好看,特別吸引人,價格也報得很低,但客戶一旦簽單,發過去的就是殘次品,要不就是發貨價也比市場價高幾個點。”
??????“做項目的以湖北人居多,孝感是最集中的地區。可能就是老鄉傳老鄉,一個行業就起來了。”因此加盟行業的項目都是一個接一個,複制的概率很強,很多類似的項目都是同一個幕後老板。
???????他們通過《天下商機》、《致富有招》等等電視欄目爲自己作宣傳,也會在百度競價排名。但是宣傳裏面的故事人物都是虛構的。“節目裏面的老板就是從北影廠門口拉來的群衆演員。”
??????“在美国,企业能否发展连锁,要经过联邦政府的审查,特许人的资料必须公开,资料当中甚至包含特许人的个人资料、与加盟商是否产生过纠纷、是否打过官司等。”中国政法大学特許經營研究中心李维华教授说,“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监督机制,因此加盟商加盟项目时要多做考察。尤其是签订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地看清楚,最好请教专业律师。”(吴晓锋?王峰)
???????警惕“加盟合同”的天生“缺陷”
??????最後期限已到而備案企業卻不足兩成
??????6月10日,記者把一份2007年5月5日簽訂的“韓喜善”專賣合同書擺到北京市傑通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飛面前;一個小時後,一份關于“韓喜善加盟合同的看法”回到記者手上。
??????針對這份合同,李飛提出了23條意見———其中數次出現“極不公平”、“明顯不公”、“對保護乙方(加盟商)權利不利”、“容易引起爭議”等字樣。
??????23條看法,1500多字,滿滿的一頁半紙,幾乎全部都是合同中對乙方不利的內容。難怪乎李飛評價說:“這是一份天生有缺陷的合同,內容不全面,很多基本條款缺失,義務都在加盟方,一旦發生糾紛,加盟方將很難討回損失。”
??????對話“韓喜善”
??????不久前,記者采訪了“韓喜善”負責人晏經理。
??????記者:很多加盟商提出簽訂的合同對他們明顯不公平,你怎麽看?
??????晏經理:合同很規範,是我們請專業律師起草的。在簽訂合同之前,客戶對我們進行了多次考察,是對我們認可後簽的合同;如果客戶認爲合同不公平完全可以不簽,我們沒有強迫他們,他們也不是小孩或者文盲。
??????记者:有加盟商提出,“韩喜善”成立于2006年3月份,当年就和一些投资者签订加盟合同,当时“韩喜善”不可能满足特許經營要求的“至少两家直营店经营一年以上”等规定。
??????晏经理:当时我们没有说是特許經營,只是买卖,属于经销合同,投资者对我们品牌、产品认可,花钱进货。
??????记者:只要满足品牌授权、经营技术的传授和转让、相关费用的交纳等条件,就是特許經營,这几个条件“韩喜善”都满足了。
??????晏經理:當時直營店確實經營未滿一年,但對這個行業而言,很多企業都是這麽運作的。
??????記者:有加盟商稱,支付加盟費時“韓喜善”不給發票,只有收據?
??????晏經理:這個現象前期存在。其實是客戶不了解情況,他們開始交的費用我們沒有拿一分錢,將來都要返還給他們,我們承諾加盟商每進貨滿10000元返還1000元,返還滿他們開始交的費用爲止。既然沒拿他們的錢,就不能給他們*********。當然,加盟商進貨的時候如果要發票,我們會提供。
??????記者:加盟商反映,你們有很多口頭承諾最終都沒有兌現。比如說首批鋪貨可以選貨和退換,但最後既不能選也不能退換。
??????晏經理:前期業務員有可能這麽說,比如首批6萬元貨,其中3萬可以自己選也可以配貨,另外3萬元必須配貨。但後來都是統一配貨了。我上面說了,加盟費用我們都是要退還的,首批6萬元貨我們沒要他們一分錢,所以他們提出退換的要求就很無理。
?????“不規範的企業至少占三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許經營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侠教授从1998年就开始研究特許經營行业。那一年,是中国企业进入此行业的第二年。
??????虽然没有做过专门调查,但她表示: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不规范的特許經營企业至少占三成,主要是发展太快所致。1997年至今,我国的特許經營企业从無发展到1800多家;而特許經營的发源地美国,规模才达1500家。
???????除此之外,一个众人皆知的原因是,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而特許經營则是最佳的融资方式之一。
??????“特許經營是企业通过出售品牌,用他人的钱进行自身的扩张,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很多本身并不成熟的企业,打着特許經營的幌子进行圈钱,涉嫌欺诈。”朱明侠说,在2007年5月1日《商业特許經營备案管理办法》实施前,很多企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特許經營。
??????即便如此,投资者们还是蜂拥而至。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加盟店20多万家。因为很多特許經營企业已经形成一种比较成功的经营模式,投资者可以迅速开张营业,收回成本。
??????但大量的投资者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成功的特許經營企业在被选择的同时,也在选择加盟者。正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所言:“一个成熟的特許經營体系,它既要对企业负责,也要对加盟商负责。企业会考察投资者的经营能力、店址是否符合要求等。”而一些所谓的特許經營企业却只需要投资者交钱即可,这极易给投资者造成财产损失。
??????要求備案就是進步
2005年5月1日,有关特許經營的《商业特許經營管理条例》、《商业特許經營备案管理办法》、《商业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三个法规、规章开始实施。
??????朱明侠认为,出台上述法规、规章能够很好地规范11年来我国特許經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对特許經營行业的规范只有特許經營协会提出的信息备案制度,我国是为数不多的出台针对性法规的国家,可见我国对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视。”
??????裴亮同样认为,对于行业立法而言,我国属世界领先,配合已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我国规范特許經營市场的力度很大。如果加盟商认为特許經營企业服务不到位、承诺不兑现,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者诉讼。“备案办法实施后,投资者辨别企业是否具有特許經營能力,最直接办法就是到商务部门的网站进行查询。备案是对特許經營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按照备案办法规定,2008年5月1日是特許經營企业向商务部门申请备案的最后期限。然而,截至当天,备案的企业不足两成。
??????“企业需要一个准备和完善的过程,这是好事。”朱明侠对此解释说,“备案具有中国特色,要求备案本身就是进步。如果不备案,企业不仅面临最高10万元的处罚,还可能被取消特許經營的资格;而备案又需要企业提供很多相关的文件和材料,企业不得不进行自我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