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之所以受到京東、順豐的熱捧和便利店在國內的迅速發展有關。相較于超市、百貨、賣場等業態,便利店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
順豐近日啓動O2O戰略,全新三代順豐店啓動,提供物流、廣告展示、虛擬銷售、預售、試衣鞋等服務,第一批300家門店啓動,6月落地1500家,年底將達4000家,未來全國將落地30000家。就在上個月,京東商城宣布與北京、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的上萬家便利店進行O2O合作,年底計劃覆蓋全國所有省會城市和地級市。在此之前,以7-11爲首的實體便利店也搶先牽手EMS、DH?L等快遞巨頭,拓展服務平台。
便利店一時間成爲巨頭們的“優選”。順豐、京東和便利店的合作會擦出什麽火花?O2O模式有什麽差別?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投資方式,不同的運營模式,未來的便利店將發生什麽變化?
便利店成爲香饽饽?
零售业专家康炳华认为,便利店之所以受到京東、順豐的熱捧和便利店在國內的迅速發展有關。相較于超市、百貨、賣場等業態,便利店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便利化,年轻人不在意高一点的价格,重要的是便利。”正是因为便利功能的深化和提升,也使得便利店成为巨头眼中的香饽饽。
“目前主要是在入口櫥窗擺放樣品,滿足用戶線下體驗。同時,在店內的海報、二維碼牆放置虛擬商品,通過手機掃碼,直接跳轉到品牌商的移動商城中。”這也意味著,一種基于線下掃碼購買、商家發貨、到店自提或送貨上門的新型社區虛擬購物將就此誕生。業內人士分析,當順豐打造的自有電商平台,商家可直接從線下返回線上,從而完成反向O?2O的開放平台入駐模式。未來用戶可以直接享受在順豐電商平台下單,並享用順豐配送,或者到順豐便利店自提的便捷服務。
京東商城O2O負責人候毅在2014聯商網大會暨中國零售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按照京東計劃,今年年底便利店業態將會覆蓋所有的省會城市。在候毅看來,便利店企業和京東的結合創造了全新的商業模式,並相信這種商業模式在未來極有可能取代大賣場。
“將便利店變成大賣場,我們通過互聯網將它改造之後,是在跟大賣場競爭,不是跟互聯網競爭,所以品類比大賣場多,價格也比大賣場便宜。大賣場最不能做到的是,我全部送到你家,這個我們可以做到。最後,我們還能做到隨時隨地到門店享受售後服務,也就是退貨服務。”候毅表示。
線下實體的華麗轉身
候毅認爲,將來50%零售業將退出,不是由于互聯網帶來的變革,而是傳統零售通過互聯網改造後産生的。“線上銷售跟線下銷售本質是沖突的,是競爭的,線下認爲線上搶他生意,因此很抵觸,甚至說線上賣的都是假貨,一到兩年以後,線上部門都會成爲一個公司內孤立的部門,很多大品牌做自己的官網,最後純粹變成一個企業的網上宣傳平台了。”
而巨大的流量成本也決定了實體企業沒有能力自建官網。“互聯網鏈接很貴,如果是在百度,轉化率有百分之幾,如果你在新浪鏈接,鳳凰網鏈接轉化率只有千分之幾,廣告的投入以億計算,所以實體企業承受不了這種流量。”候毅表示,因爲要通過巨大的投入讓利才能讓消費者到這個網上來,實體企業自建官網的結局是“一定會死掉”。
不自建官網,線下實體如何做線上,順豐3.0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從線下引流。據了解,除了商品展示功能外,順豐店還增設了更多的體驗場所,如數碼、電玩産品的互動專區,顧客在順豐店裏甚至可以打遊戲。同時,順豐新店還提供物流、廣告展示、虛擬銷售、預售、試衣間等多種服務。
安徽樂城超市總經理王衛認爲,線下實體最重要的是利用好電商,同時既做好和電商的錯位,又做好對電商的替代。“有些品類電商不可能有優勢。比如說食品、體驗性的服務,小價值的商品,電商不管配送怎麽好,都不可能消化成本。”
電商沖擊線下的聲音雖不絕于耳,但經過兩三年的沈澱與摸索,線下實體在轉型過程中也日趨理性。康炳華表示,“國內線下零售之所以這麽容易被線上沖擊,最主要還是因爲沒有練就零售的核心能力。在國外,排名前十的只有一家主攻線上,而且零售並不是其主要業務。”B2C還沒有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如今京東布局線下,順豐反攻線上,兩種O2O的未來會走向何處?
未來的便利店
康炳华十分看好未來的便利店业态的发展。“台湾、日本的便利店逐渐社区化,国内便利店在过去各种服务的能力还不具备,但现在一些比较好的便利店在转化,外资也在进来国内市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兩種模式都不容易。”康炳華表示,無論是對于京東還是順豐,與便利店的合作前途多艱。“對于京東來說,它目前在太原找到了唐久,但在山東、河北、北京的便利店是否也願意跟它合作,這需要一個共贏的基礎。我將我的用戶群體開放給你,你能夠給我帶來什麽價值。而且消費者是否願意接受線上下單、線下拿貨的這種形式,也是存在疑問的,有些産品和品類並不具備優勢。”
“對于順豐來說,它毫無疑問是快遞專家,有大量的用戶和數據基礎,也希望能爲用戶提供更多的産品和服務,但是它畢竟沒有做零售的背景,在商品管理和運營商的能力方面還有待評估。”康炳華認爲,最重要還是根據自身優勢,補上短板。“做任何一門生意最重要的還是經營用戶。零售不是一個暴利行業,如果順豐要做用戶,那就提升管理運營能力,如果是做平台就提高招商能力,如果要做直營,就在商品供應鏈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