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全市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部署,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複工複産複商複市,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同時,經濟發展頂壓前行,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一、地區生産總值逆勢增長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27670.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速從一季度的-6.6%、上半年的0.1%、前三季度的2.6%,提高到全年的3.1%,呈現穩步回升態勢。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5.79億元,下降3.1%;第二産業增加值10454.01億元,增長1.9%;第三産業增加值17190.44億元,增長3.9%。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比例爲0.1:37.8:62.1。
二、工業生産持續回升
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分別回升0.4、3.6、15.7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1.3%,制造業增長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下降3.9%。其中,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2.5%和66.1%;增速分別爲3.9%和2.3%,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1.9、0.3個百分點。從産品産量看,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3D打印設備、民用無人機、化學藥品原藥、金屬切削機床、工業機器人同比分別增長200.3%、144.8%、111.1%、82.8%、65.4%、44.1%。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28.57億元,同比增長10.6%。
三、現代服務業穩定增長
2020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3084.35億元,比上年增長6.4%,現代服務業占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76.1%,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比上半年、一季度增速分別提高1.7和3.3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4189.63億元,增長9.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2883.49億元,增長11.3%,是拉動現代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力量。
四、消費市場不斷回暖
202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4.83億元,比上年下降5.2%,降幅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收窄3.8、9.6和17.7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網絡零售額645.77億元,增長10.8%,增速分別比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1.0、12.1和14.4個百分點。從季度看,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分別比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加快2.9、12.4和27.5個百分點。從月度看,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2%,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從商品類別看,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速加快,四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8.2%、26.4%、18.5%,分別比三季度加快58.3、17.1和33.8個百分點。
五、固定資産投資較快增長
2020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8.2%,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4.5%。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2%,工業投資增長0.5%。分三次産業看,三次産業投資增速全部轉正。第一産業投資增長3.5%,第二産業投資增長0.9%,第三産業投資增長9.4%。分行業看,民生類投資大幅增長,衛生和社會工作類投資增長94.4%,教育類投資增長66.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30.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10.5%。
六、戰略性新興産業加速回升
2020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10272.72億元,比上年增長3.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爲3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增加值4893.45億元,增長2.6%;高端裝備制造産業1380.69億元,增長1.8%;綠色低碳産業1227.04億元,增長6.2%;海洋經濟産業427.76億元,增長2.4%;生物醫藥産業408.25億元,增長24.4%。
七、外貿進出口增速穩步回升
據深圳海關統計,2020年全市進出口總額30502.5億元,比上年增長2.4%,高于2019年增速3.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6972.7億元,增長1.5%,實現內地城市出口“28連冠”,增速較前三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3529.9億元,增長3.6%。
八、財政收入持續增長
2020年,來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78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中央級收入5932億元,增長5%;地方級收入逐季向好,前三季度實現正增長,全年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57.39億元,增長2.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77.72億元,下降8.2%;其中,九大類民生支出2838.5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接近七成,重點民生領域支出快速增長,教育支出增長18.8%,占財政支出比重由2015年的9%大幅提升到超過20%。
九、金融信貸支撐有力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101897.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4%;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68020.54億元,增長14.4%。
總的來看,2020年全市國民經濟運行明顯回升,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成績來之不易。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成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範者,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實施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紮實推動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附注:
(1)按照我國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地區生産總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經最終核實,2019年,深圳市地區生産總值現價總量爲26992.3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
(2)地區生産總值及其分類項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爲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爲名義增長速度。
(3)2017年10月1日起,執行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GB/T4754-2017),部分企業歸屬口徑有所變化,指標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爲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5)固定資産投資統計範圍爲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産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産開發項目投資。
(6)經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修訂,201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44.46億元。
(7)進出口數據來源于深圳海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數據來源于市財政局;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貸款余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
(8)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範圍包括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行業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行業門類和社會工作行業大類;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其它服務業法人單位。
(9)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統計範圍是規模以上服務業中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3個行業門類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個行業大類。
(10)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