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決貫徹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盡早謀劃、科學謀劃全市經濟工作,著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複蘇,取得了較好效果,地區生産總值平穩增長,供給需求雙側
回升,財政稅收金融增勢較好,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開局良好。一、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兩位數增長,開局良好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我市地區生産總值爲2551.95億元,同比增長17.5%,兩年平均增長4.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爲34.56億元,同比增長12.8%,兩年平均下降1.8%;第二産業增加值爲1377.20億元,同比增長17.6%,兩年平均增長3.3%;第三産業增加值爲1140.19億元,同比增長17.6%,兩年平均增長5.3%。
二、農業生産總體平穩,牧漁業發展較快
一季度,農林牧漁業産值同比增長16.9%,兩年平均下降1.6%。其中牧業和漁業發展較快,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9.7%,22.2%,漁業兩年平均增長3.2%,牧業兩年平均下降11.5%。
三、工業生産恢複明顯,支柱行業支撐性強
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32.59億元,增長20%,比2019年同期增長10%,兩年平均增長4.9%。工業中的主導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汽車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分別增長25.7%、23.6%、39.7%、32.7%,發展形勢好于工業整體水平。
四、固定資産投資加快恢複,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
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62.73億元,同比增長34.9%,比2019年同期增長9.1%,兩年平均增長4.5%。工業投資增長平穩,同比增長7.5%,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工業技改投資快速增長,比2019年同期增長11.3%,兩年平均增長5.5%;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40.2%,比2019年同期增長19.8%,年均增長9.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3.5%,比2019年同期下降1.9%,兩年平均下降0.9%。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升級類消費好于整體
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2.22億元,同比增長32.4%,比2019年同期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3.9%。商品零售額838.17億元,同比增長28.9%。餐飲收入104.05億元,同比增長69.7%。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分類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29.7%;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31.6%;汽車類零售額增長76.6%。
六、進出口總額增勢良好
一季度,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727.7億元,同比增長69.6%,比2019年增長87.2%,兩年平均增長36.8%,創近年新高。其中,出口完成1477.1億元,是2019年同期的1.13倍,同比增長79.7%,兩年平均增長45.9%;進口完成250.6億元,同比增長27.6%,比2019年同期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4.7%。
七、財政收支保持較快增長,民生保障水平增強
一季度,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6.61億元,增長21.14%,比2019年增長8.59%,兩年平均增長4.2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2.74億元,增長21.48%,比2019年增長9.81%,兩年平均增長4.79%。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支出持續增強,分別增長27.25%和69.47%。
八、金融業運行平穩,銀行存貸款保持雙位數增長
全市各項存貸款余額、證券交易額總量和保費收入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9995.6億元,增長13.1%,比2019年增長24.76%,兩年平均增長11.70%;各項貸款余額15303.19億元,增長16.47%,比2019年增長36.12%,兩年平均增長16.67%,存貸款均保持雙位數增長。1—2月保費收入161.29億元,增長3.22%,證券成交額9322.28億元,增長5.3%。
九、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1.1%。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下降1.6%,衣著上漲1.0%,居住下降2.2%,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7%,交通通信下降1.6%,教育文化娛樂上漲0.6%,醫療保健上漲1.7%,其他用品及服務上漲0.6%。一季度,全市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其中輕工業同比下降0.8%,重工業上漲2.4%。
總的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開局平穩,三次産業穩定恢複,有效需求明顯改善,質量效益逐步提高,實現首季“開門紅”,爲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具有較強的不確定不穩定性,穩增長難度依然較大,要全面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既要保持對經濟穩步恢複、穩中向好的信心,也要正視我市當前經濟中面臨的各項挑戰,凝心聚力抓好各項重點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