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三個主題年”爲工作重點,積極應對內外風險挑戰,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年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經濟穩中向好,發展速度逐季加快。經省統計局核定,全市實現生産總值(GDP)68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0%,增速分別比全國(7.7%)、全省(8.5%)快4.3和3.5個百分點,居全省各地級以上市第8位。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分別增長10.5%、10.8%和11.0%。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3.08億元,增長6.2%;第二産業增加值337.11億元,增長15.6%;第三産業增加值260.15億元,增長8.9%。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2.7:48.7:38.6調整爲12.2:?49.6:38.2,第二産業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二)農業生産穩定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加。2013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36.91億元,比上年增長5.8%,增速比上年加快1.6個百分點。林業、漁業持續較快發展,實現林業總産值18.95億元,漁業總産值4.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3%和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790元,比上年增長13.1%。
(三)工業生産持續較快增長,園區經濟提速增效。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4.21億元,增長17.3%,增速比全省快8.6個百分點,居全省各地級以上市第8位。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2.1%,拉動全市經濟增長7.5個百分點。全市“一區六園”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0.38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增速同比提高14.7個百分點;實現入庫稅收18.88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增速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其中,六個省級産業轉移園共實現工業增加值99.52億元,增長40.2%,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爲33.8%,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産投資持續擴張,工業投資大幅回升。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42.73億元,比上年增長22.0%,增速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位居全省各地級以上市第10位。其中工業投資113.72億元,增長36.1%,增幅比上年提高48.4個百分點,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提高50.9、56.6和36.1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增勢強勁。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89.18億元,增長32.9%,增幅同比提高18.7個百分點;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192.42萬平方米,增長50.0%,實現商品房銷售額88.11億元,增長75.5%。
(五)內需穩定增長,旅遊業平穩較快發展。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61億元,增長13.0%。從消費行業分類看,零售業占主導地位,實現零售額212.53億元,同比增長13.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的九成,增幅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高0.4個百分點。從商品銷售分類情況看,金銀珠寶類、汽車類、服裝鞋帽和針紡織品類是拉動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增長的主要推手,同比分別增長103.8%、34.7%和20.1%。旅遊業平穩較快發展。全市共接待旅遊者人數1908.42萬人次,增長15.6%,實現旅遊總收入152.75億元,增長15.4%。
(六)對外貿易明顯好轉,利用外資平穩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32.3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增幅同比提升5.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22.5億美元,增長15.1%,增幅同比提升13.2個百分點。全市合同利用外資金額3.03億美元,同比增長24.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11億美元,增長7.1%。
(七)財政大幅增収,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77億元,比上年增長29.6%,增速居全省各地級以上市首位。國、地稅完成稅收收入87.06億元,增長13.3%。全市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爲168.15億元,增支24.6%。其中,用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城鄉社區服務等民生方面支出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6.4%、28.5%和42.8%,民生支出增幅明顯高于全市財政平均支出水平。
(八)金融形勢穩健,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54.24億元,比年初增長18.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80.14億元,增長15.3%。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73.18億元,比年初增長21.2%。一年來,全市貸款余額增幅呈逐季提高態勢,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的貸款余額增速分別爲7.5%、12.2%、18.0%和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