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晚間,越秀金控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廣百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書》,擬由廣百集團以現金方式收購公司持有的友誼集團100%股權。
同日,廣百股份亦發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東广百集团与越秀金控签订股權轉讓意向书,拟现金受让越秀金控持有的友谊集团100%股权。
如双方最终签订正式股權轉讓协议并完成股權轉讓交易,那么广州本地两大零售巨头将成功“联姻”。
業界觀點認爲,在廣州市國資委的推動下,廣百和友誼將得以做大做強,雙方主業同爲百貨業務,在業務上存在更高的相關度,整合將有利于雙方在商業領域的發展。
?
廣州傳統零售巨頭強強聯姻
廣百股份的公告称,本次股权交易如果成功,考虑友谊集团与廣百股份的主营业务均为百货零售,将形成潜在同业竞争,广百集团将在友谊集团的股权过户完成后24个月内,启动将其所持有的友谊集团100%股權轉讓给廣百股份的相关事宜。
如若双方最终能签订正式的股權轉讓协议,完成本次股權轉讓交易,那么广百百货和广州友谊在股權轉讓完成后将成为“一家人”。
公开资料显示,越秀集团和广百集团均是广州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越秀金控和廣百股份分别是越秀集团和广百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广百集团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发展的国有大型商业集团。因此,本次广百集团收购友谊集团也被认为是广州国资委的强力推动。这点在越秀金控的公告中亦有所体现。
越秀金控公告称,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按照《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下简称“广州国企改革33条”),广州市国资委经研究作出了该决定。同时越秀金控认为,本次股權轉讓符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要求,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公司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发展金融主业,提升公司效益,加大金融主业的资本投入,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早前,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廣州的國企改革經驗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堅持做大做強的方向不放松。二是合理、適度、不斷重組調整。三是加強公司治理規範化建設,重視外部董事、職業經理人、專業機構和人才的作用。四是充分抓住創新、引進等戰略機會。
有不願具名的資深零售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財經,廣百集團攜手友誼集團主要還是國資委的推動,其雙方都是廣州本土的零售巨頭,強強兩手更有利于發展。
零售業資深觀察人士、“靈獸”創始人陳嶽峰向時代財經分析說,廣百集團與友誼集團“聯姻”的背後,更多是做大國企的一種整合,這和國家政策有一定的關聯。
他認爲,從行業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雙方的合並,將有利于彼此之間的資源進一步深入融合,從業務競爭轉向對待其他競爭者的競爭。從資本層面來說,如果雙方不進行融合,會存在同業競爭,這也不利于資本層面的深度整合。
?
商業模式“互補”
作为广州本土两大零售巨头,廣百股份与友谊集团的从属关系也是业内讨论的焦点,如今这一结果已显而易见。
对此,陈岳峰分析称,廣百股份在经营能力、業績以及创新发展上,都要优于友谊集团,因此,在这件事上,双方的从属关系并不难理解。此外,双方的发展策略也各有不同,廣百股份更适合开疆扩土。
事实也是如此,在企业发展策略上,廣百股份更倾向于“向外扩张”,而友谊集团则大有“镇守本地”的趋势。
据廣百股份2017年年报披露,截至去年,广百已在广州市区及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开设门店25家,广东省其他城市综合百货店7家。今年,廣百股份相继开出广百清远店、金沙洲广百广场、广百阳江店以及签约广州地铁荔胜广场购物中心项目,扩张势头迅猛。
相比廣百股份的快速开店,友谊集团在今年并没有新的开店计划,截至2017年末,其在广州总共拥有4家门店。在策略上倾向于“一店一策”,即对经营布局重新规划、商品品类重新编辑,形成“一店一特点”的亮点品类。
这一动一静的发展策略,被上述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師称之为“互补”。他向时代财经表示,广百目前已经在三四线城市沉淀下来了,友谊则大有继续深耕本地消费的倾向,一个深耕本土,一个扩张边界,相对契合,双方合并之后,这一模式或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上述分析師也提到,受线上电商以及线下新零售业态的冲击,商超、百货的发展不甚乐观,因此,廣百股份与友谊集团强强联手之后的发展也有待观察。
陳嶽峰則認爲,當前的百貨業態類似二房東模式,並不太適合當下社會和消費零售行業發展的需要。“大部分單純的百貨業態並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無法從品類上進行突破,難以吸引年輕人。因此,從長遠來看,百貨企業應該探索小型Mall模式,業態和服務都應該更加多元,改變單一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老氣、陳舊印象,朝年輕、潮流、教育、互動、休閑等方向發展。”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